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四书》与《诗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笔者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四书》与《诗经》关系的论文进行了搜索,发现鲜有人将《四书》与《诗经》的联系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很少有学者将《四书》中所引的《诗经》篇章逐一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其实,《四书》所想要阐述的思想,一部分是对于《诗经》思想的借鉴与继承;一部分是对《诗经》本意的修改。鉴于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绪论部分论述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创新性等。在世界的目光都开始聚焦于东方古老文化的当下,对《四书》和《诗经》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可以使我们重温经典,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巨大价值。第一章论述《四书》对《诗》的引。该部分包含两节,第一节对引《诗》的范围作了界定,《四书》引《诗》的引用范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只引诗歌的某几句。2、只出现某篇诗的题目。3、引逸诗。第二节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引《诗》状况统计,把《四书》引的《诗》逐条摘录出来,并制成表格,以便对比分析。第二章论述《四书》引《诗》的特点。该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分析《大学》、《中庸》引《诗》特点。《大学》《中庸》引诗的篇章有24篇,28次,有的《诗经》篇章出现两次或者两次以上。《雅》的引篇数占总数的60%左右。第二节分析《论语》引《诗》特点。《论语》注重引“忠恕”、“修身”、“辨惑”这三个方面的诗。第三节分析《孟子》引《诗》特点。《孟子》引诗体现出“法先王”、“以史说诗”、“行仁政”的特点。第四节分析《四书》引《诗》所体现的共同思想,有“敬天”、“敬祖”、“敬畏意识”等方面。第三章论述《四书》对引《诗》内涵的传承与改造,并对传承与改造的原因做了分析。所谓传承,指的是《四书》在引《诗》的时候,沿袭了该诗的本意。究其原因,就是后来者对于先前文化的继承,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不变的内容。所谓改造,指的是《四书》在引《诗》的时候,没有遵循该首诗的本意,而是对其进行了改变。改变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文化的误读现象,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像筷子放入水中那样,产生曲解。二是由于文学上夸张修辞手法的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给读者以更大的情感冲击,从而造成“语增”的改造现象。第四章论述《四书》引《诗》对后世的影响。一方面,《四书》在阐述思想时,倾向于引《诗经》作为理论依据;这种传统使后世文人形成了在表达观点时经常爱引经据典的现象,以加强说服力。一方面,《四书》对《诗》的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诗》在人们心中的文学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