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散文主体风格论

来源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duo4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鼎钧散文以汪洋奇绝的想象力、大气磅礴的文字驾驭能力而著称,将阳刚之气彰显得淋漓尽致,《碎琉璃》、《左心房漩涡》、《山里山外》、《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读来令人精神为之振奋,神清气爽,究其原因一个“大气”或可囊括,如此风格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有迹可寻,有据可查。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王鼎钧出生于礼仪之乡的山东兰陵,幼时受到沈从文作品的影响,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渐走上写作的道路。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王鼎钧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做了一名流亡学生,从此远走天涯,一九四九年随军到达台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移居美国至今。 本文立意中国传统的文气理论,以散文传统理论为基础,探寻王鼎钧自身散发出来的独特的精神气质、天赋个性;从三个方面对其散文风格进行一次系统性的爬梳。 第一章:气与质的融合:王鼎钧散文主体风格形成。主要从王鼎钧性格形成的背景以及散文个性质感方面入手,来揭示其散文主体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章:即体成势:王鼎钧散文主体风格呈现。王鼎钧多年的背井离乡,孕育了他的“乡愁美学”,对其散文语言、意境、意象的剖析可以更好地解读这种“大气乡愁”。 第三章:气生则风盛:王鼎钧散文主体风格评述。 针对前两章的剖析和探寻,陈述对王鼎钧散文主体风格的个人评介,试图探寻出文本背后的文本、语言背后的语言。
其他文献
李光是南宋四名臣之一,官至参知政事,因不附秦桧和议遭岭海三黜,晚年远贬藤州、琼州和儋州。李光正道直行、节概凛然,遭贬处穷、气不少衰。论文在对李光的生平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为
本文介绍了空调变频器的SPWM原理,并以西门子专用单片机C504构成的电控系统为例,说明变频空调器电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方法及关键技术.
杜威·佛克马是荷兰著名的汉学家、比较文学学者和文学理论家,同时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界十分熟悉的一位西方学者。他早年于荷兰莱顿大学获中国文学博士学位,后在荷兰
学位
翁贝托·艾柯是意大利著名的符号学家,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他誉为20世纪最耀眼的的意大利作家,他的一系列学术著作和长篇小说受到了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