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艺术的微观之美—绘画创作素材新探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论述以分形艺术的微观之美为指导,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如何从复杂的素材中提炼简单的元素,创作雅致和美丽的画作,这需要了然于胸的理论为支持重构物象,需要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为参照观察物象,其中,独特观察视角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开始。正如利用现代技术观察微观条件下物象的形状、结构、和组织,使日常生活中曾经熟悉的物象变得陌生,新奇,无异于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日本的江本胜先生在《水知道答案》一书中,①向读者展示了高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各种情况下的水晶体的图片,水晶体的形态千变万化,色彩绚烂迷幻,世界还可以这样去认识,作者深受震撼之余,在对分形艺术的微观之美的探索中,确定了本文的主题为绘画创作素材新探。信息化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让艺术家们懂得了解新的科技发展对创作是有益处的,本文第一章概要介绍分形艺术的微观之美,根据新的理论支持和独特的观察方法,将复杂的物象提炼为新的符号元素,本章重点揭示分形理论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概要分析分形艺术的独具特色的微观之美。本文第二章着重从个案出发,研究美国艺术家道格拉斯·沛顿对分形艺术的探索,并从中总结经验,使之能为个人的分形艺术探索提供一个榜样。本章重点考察沛顿为期四十年的分形艺术研究,展示他的分形艺术实践,从他的探索中我们或许能得到启发,作为我们艺术实践活动的借镜,也便于我们凝聚往昔经验的同时,融会贯通,研究出新成果。本文第三章总结研究者近几年对分形艺术微观之美的实践和体会,以期深入研究分形艺术,拓展绘画素材选择的范围,为艺术创作实践服务。本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在总结前辈的和本人的实践的同时,尝试探讨严谨的思维方法和寻求多样的表达方式,在绘画创作素材的选择时需要智慧,而表达时则需要独特的观察方法,二者相辅相成,而虚心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观念,才能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进步。
其他文献
继20世纪初,中国建立音乐学院以来,就音乐课程与教学多以对“作曲家”、“作品”的分析为主,这是一种以西方音乐体系为基础的“音乐作品存在”教学范式,如今已形成了一种经典
期刊
体育舞蹈是由一对舞伴(或者几对舞伴组成一队),共同使用一定的规定技术动作展现出不同风格的舞蹈表演,是体育、舞蹈、文艺、音乐和文化等领域融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能够培养
新世纪,在信息技术和先进教育理论的不断推动下,我国的网络课程与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正当英语、计算机等学科大力建设和发展各自专业的网络课程时,基本乐科网络课程的发展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必然带来教育的变革。中学美术课程的变革,对美术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而也使得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的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遭遇了前所未有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的数量以及下载量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移动应用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内容,满足了大量手机用户的各层面需求。健康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当今快节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