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指主体内在心理体验和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反应,情绪和记忆之间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关注的问题,内隐记忆的发现更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有关积极情绪对记忆的影响研究逐渐增多,积极情绪有扩展认知、促进身心健康、建设个人资源等作用。以往的研究中被试大都是在校大学生或特殊人群,大多使用图片和汉字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且使用单通道的实验方法。本文选择了音乐学院大一、大二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音乐材料诱发被试的情绪,因为用音乐诱发被试的情绪具有以下优势:(1)用音乐诱发被试的情绪,具有高度一致性;(2)音乐诱发的情绪持续时间长,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证诱发它的有效性。探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是否存在情绪依存性效应,加入了多通道的方法研究情绪依存性效应对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研究采用任务分离范式,使用指定的任务类型测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实验一采用2(组别:情绪匹配组、情绪不匹配组)×2(测验类型:内隐偏好、外显再认)二因素设计,组别和测验类型都为被试间变量,实验分为学习和后测两个阶段,学习阶段有20首音频(全部为高积极效价、低熟悉度的材料),用指导语提示被试听赏并记住以便后测阶段使用。后测阶段同样是20首音频(10首是学习阶段学习过的,10首是未学习过的),利用指定的测验类型计算出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的成绩,得出结果:(1)听觉通道下外显记忆中存在情绪依存性效应,即情绪匹配组和情绪不匹配组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2)听觉通道下内隐记忆中存在情绪依存性效应,即情绪匹配组和情绪不匹配组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得出两种记忆类型中存在情绪依存性效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两种记忆进行研究,实验二同样采用2(学习方式:听觉、视觉)×2(测验类型:内隐偏好、外显再认)二因素混合实验,其中学习方式既是被试内变量也是被试间变量,测验类型则为被试间变量。分为两个阶段,都包含学习阶段和后测阶段,第一阶段4组之间的学习方式和测验类型都不相同——视觉内隐组、视觉外显组、听觉内隐组、听觉外显组,第二阶段把视觉组的改为听觉组,把听觉组改为视觉组。得出的结果是:(1)在情绪依存条件下,音乐学习的外显记忆成绩要高于内隐记忆成绩;(2)在情绪依存条件下,进行外显音乐记忆时,视觉组的记忆成绩优于听觉组;(3)在情绪依存条件下,进行视觉音乐学习时,外显记忆的成绩优于内隐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