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现如今医疗技术的进步,许多疾病的治疗已经有了重大进展,但是目前关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仍然进步有限,而脑出血因为其发病急,进展迅速,致残率、致死率都很高,其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完善,而在其急性期的及时、有效治疗对预后极其重要。脑出血在脑卒中各类类型中发病率为第二。脑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卒中类型,其三十天内死亡率甚至可高达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六十一。即使存活下来的病人也常常带来沉重的社会资源负担,所以在公共卫生医疗领域除了加强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之外,确立正确及有效的治疗流程及方案更是重要。既往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内外科扮演的角色不一样,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医疗的发展,祖国医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脑出血的治疗中也举足轻重。在内科治疗中促进血肿吸收、减轻相关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及防治脑出血进一步加重是该病急性期的治疗重点所在。中国与外国在针对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方面比较有差异的就是中国有中医特色治疗,中医治疗脑出血有着上千年的经验,其中针刺治疗在大量研究中表明对脑出血急性期具有较高安全性、有效性。而随着世界对中医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国中药相关提纯及相关制药技术也迅速发展,中成药以其良好的效果、便捷性、易于保存、准确的剂量的优势,在临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治疗起到了重大作用。本研究通过收集脑出血患者的相关信息及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西医基础治疗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使用西医基础治疗联合针刺以及口服中成药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通过相关统计学分析,以期达到客观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目的,从而为临床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具体方案,提供一些科学的建议及参考。目的:通过观察脑出血急性期西医基础联合针刺治疗组和西医基础联合针刺以及口服中成药治疗组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以发现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更有效、更妥善的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提供不一样的甚至更完善的方案。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湖南省脑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0例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将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联合针刺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联合针刺以及口服中成药治疗者纳入观察组。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内血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变化,并计算出疗效总有效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项评分变化及疗效。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各项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脑血肿量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善比对照组优势明显。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脑内血肿量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2.临床疗效评价:对照组基本恢复0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33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94%;观察组基本恢复4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7例,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95%。疗效等级经秩和检验分析后,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通过观察病例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三大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等指标检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针刺治疗组和西医基础治疗联合针刺以及口服中成药组治疗脑出血急性期,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减轻脑血肿量,都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观察组在改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方面比对照组更明显。但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减轻脑血肿方面比较发现P>0.05,暂不能明确说明联合中成药后能明显减轻脑血肿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