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素-2与大肠癌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s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 Ang-2)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的表达。分析Ang-2与大肠癌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研究材料和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大肠癌、20例正常肠粘膜组织中Ang-2蛋白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 研究结果: 50例大肠癌标本中,29例Ang-2染色阳性,表达在胞浆。Ang-2在大肠癌组的表达(60.00%)明显高于正常肠粘膜组(10.00%)。其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MVD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MVD在大肠癌组的表达(31.91±18.97)明显高于正常肠粘膜组(17.33±4.6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研究结论: Ang-2可能在大肠癌的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 急性脑梗死(ACI)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因此人们对于它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尤为关注。业已证实其主要病因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程度有关。动脉
目的:内毒素血症并发急性肾衰竭是多器官衰竭的一部分,抗感染治疗及肾脏替代疗法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死亡率仍高达50%。因此,探讨其发病机制,早期保护肾功能是临床面临的严峻问题。内毒素血症时,内毒素可直接或间接激活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分泌内皮素增加。在内毒素血症的发展中,内皮素与其它介质相互作用,发挥着重要影响。它引起明显而持久的血管收缩效应,减少组织器官血液灌注,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