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6406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文化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贸易强国。虽然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当中,逐步地意识到文化产业以及文化贸易在发展本国经济以及加强本国对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且最近几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并取得一定阶段性成绩的情况,但是我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时候,却仍然逆差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核心文化产品方面,与国外文化贸易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始终处于巨额逆差状态。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太弱,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我国文化贸易的竞争力亟待优化和提升。因此,研究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分析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解决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方案和出路,对我国发展文化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还没有成型的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思路和体系,因此,在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学习一些文化贸易发达国家的经验,使我国的文化贸易发展尽快步入国际行列。本文选取了文化贸易发达的美国和韩国为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美国和韩国在发展文化贸易过程中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借鉴。并以演艺产业的对外贸易为例,分析我国文化贸易发展中的问题,例如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对外文化贸易法治不健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有助于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
其他文献
软件开发能力是衡量计算机专业学生水平和影响学生就业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软件行业市场需求
<正>所谓美育,是指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受教育者应该在
<正>转眼已是2014年,又一个三年过去了。如果说,2008年社会大课堂的启动为学生走出去提供了资源平台,用了三年时间,初步解决了社会大课堂有什么、学生去哪儿的问题;那么,2011
为了培养出高质量职业口译人才,世界各地高校口译院系从招生选拔到毕业考核都有一套严格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其中包括:考生需提供语言能力证明或通过严格的语言及综合素质测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品德发展具有陶冶情操、引导认知、规范行为、实践锻炼和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生成长
<正>2008年9月1日北京市启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以来,西城区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在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的直接领导下,贯彻主体参与原则,以学科渗透为主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大
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服务外包企业需求,其原因是基于理论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正>当前,"减负增效"这一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每一位教师的面前。"减负不减质"是我们教师期盼的理想境界。增效是减负的前提和真正目的,增效重在提高课堂效益。所以,教师应精心
<正>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由学校和教师组织开发的,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切合学生需求、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型课程。学校紧紧围绕着"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创设
<正>2008年9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以下简称"社会大课堂")正式启动。三年来,社会大课堂红红火火而又井然有序地发展着。到2010年的9月,社会大课堂建设步入第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