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媒体中的女博士媒介形象建构研究(2010-2019)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g2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媒介社会化与社会媒介化程度的加深,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大众媒介作为我国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中的某一类特定群体的形象再现以及社会性别角色的塑造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本文主要聚焦报纸媒体对女博士的媒介形象建构问题。由于受到性别、学历和社交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女博士这一高知文化群体成为了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人群,也逐渐成为大众传媒视域里备具话题和价值的特殊群体和审视对象,被媒体建构与消费,而媒体所建构的女博士形象,又间接影响了社会公众对该群体的认知与评价。随着世界各国女性运动的崛起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日渐觉醒,对于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偏差化的高知女性形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报纸媒介上的女博士形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改善和纠正该群体的媒介形象,缓解该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间的交往偏见和障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话语和社会建构论为视角,采用框架理论为分析工具,选取中国大陆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党报、都市报和对象报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近10年来关于女博士的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类目建构和主题编码的方式对女博士报道样本进行量化的统计学分析及定性的文本分析,归纳总结中国大陆地区报纸媒体中的女博士媒介形象,力图从整体上再现传统报纸媒体对女博士媒介形象建构的特征及规律。研究发现,近10年报纸媒体关于女博士的新闻报道总体建构出了女博士作为婚育中的弱势群体、不幸遇难的受害者和违规犯错的越轨者三种负面形象;以及突破奉献的科研者、敬业奉献的劳模和开拓引领的创业者三种正面形象。此外,报纸媒体再现女博士负面形象时使用了女博士受难的常态化框架、女博士报道的反差化框架以及女博士报道的问题化框架三种特定的作用框架。这种作用框架形成的话语权力使得女博士的媒介形象呈现出标签化的符号表征以及刻板化的形象再现两种特征。媒体实际上是借助于报道女博士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作为其切入点,进而使之成为了报道整个女性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的一个例征。“生育难”“婚恋难”等本来就是女性所面临的一种社会问题,而经过传统媒体的“转喻”,这种社会问题映射成为女博士的专属问题,女博士成为很多社会问题经历人的一种代表者。因此,媒介式的传播文化在不断塑造女博士形象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上各方女性话语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病死率高。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胶质瘤发病率显著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发展,日益成为神经外科和肿瘤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探索出更多的胶质瘤生物学分子标志物,对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帮助,是目前胶质瘤科学研究领域较为重要的任务。Rab蛋白是Ras超家族中最大的亚家族,包含60多种成员。现已报道多个R
传统化肥农药在农业增产、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下降,尤其是青年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以高资源依赖型生产方式代替劳动力投入的现象十分严重。对传统农业化学品的依赖不仅使得耕地生态环境恶化,同时致使食品安全问题逐渐严重。在此背景下,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研发、推广绿
纳税人关注如何有效地保障其权益,已成为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同时,他们对纳税服务也提出更严格的标准,他们评判税务部门服务的优劣在纳税服务满意度上得到集中映现。因此,为了提升纳税服务满意度,促进税务征管水平提升,协调好征纳双方的矛盾,意义深远。当前,在我国大力提倡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研究提升纳税人对基层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满意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基层税务部门纳税服务满意度为切入点
目的:结合文献回顾,探讨滑膜肉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2012年1月-2018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9例滑膜肉瘤患者的CT或MRI影像表现。结果:肿瘤位于四肢6例,
会议
随着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重金属化合物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和人口规模最大的核心城市,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废排放,已对土壤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工业生产活动作为城市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工业生产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对提高城市环境管理能力,防范土壤环境污染潜在风险,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工业企业生产场地,通过取
生物膜是微生物在环境中生存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细菌生物膜在金属基管道材料上大量定殖,特别是当自来水流经这些管道时,其污染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然而,人们对这种微生物生长形式的许多过程仍然知之甚少。包括在不同基底上的生长机制、应激策略和遗传信息的水平转移等方面的研究也并不多。生物膜细菌进化和快速适应环境的驱动力是什么?想要充分了解和解释生物膜形成和耐药基因扩散
在非洲历史上,文学颇具“民族精神”。非洲民族文学最初以摆脱殖民,独立国家为目标;完成独立建国的目的后,它又成为维护统一,凝聚意志的旗帜。恩古吉·瓦·提安哥作为20世纪非洲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其早期小说三部曲《大河两岸》、《孩子别哭》、《一粒麦种》都立足后殖民文化语境,以肯尼亚最大的部族——基库尤族的生活为背景,反映了肯尼亚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收回国家自治权同殖民统治者进行的斗争,以及肯尼亚独立前后
“慰安妇”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的战争遗留问题,关涉历史、外交、社会、性别、人权以及心理等多个领域,“慰安妇”制度受害老人们的疾呼与生活现状如今也牵动着社会上许多人的心。中国台湾作为这一制度的受害地区,于1991年起,其政府、民间团体以及媒体、民众便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跟进。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中介也承担着记录历史的功能,议程设置于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1991年韩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金学顺
《女孩,女人,其他》是英国黑人女性作家伯娜丁·埃瓦里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最著名的小说。这部小说以当代英国为背景,讲述了十二个主要是有色女性角色的故事。本文根据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来探讨《女孩,女人,其他》的复调特征。本文试图从主体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三个方面分析复调特征。首先,复调小说的基本特征是人物与作者享有同等地位。与传统小说相比,《女孩,女人,其他》中的人物可以自由表达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安全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驾驶员操作不当或复杂的交通环境都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事故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通过主动预警可以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依靠驾驶员视觉和听觉等人体感官获取信息来判断车辆的安全风险的能力往往是有限的,车联网的发展为车辆的安全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车联网以车辆作为终端,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路侧设施之间信息交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