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eptitis C virus, HCV)基因型的多样性使泛基因治疗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不同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在HCV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血清或外泌体中的miRNA-122、miRNA-155、 miRNA-199a能否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来预测不同基因型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第一阶段研究对象是80例丙肝患者,对HCV基因分型后选出36例不同基因型的HCV患者和7例健康人,从血清和外泌体中提取出总的miRNAs,测定血清和外泌体中的miR-122和miRNA-155水平。第二阶段研究对象是47例HCV-1b基因型的HCV患者和16例健康人,从血清和外泌体中提取出总的miRNAs,测定其血清和外泌体中的miR-122和miRNA-199a水平。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IQR)表示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非参数Kruskal-Wallis和Mann-Whitney U test检验进行组间变量的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用于找出有诊断性的生物标志物,并得出其最适cutoff值。 结果:通过对36例不同基因型的丙肝患者的观察发现:HCV-6a型患者血清和外泌体中的HCV病毒载量最高,其次是HCV-3a型,而HCV-1b型的最低;血清和外泌体中的HCV RNA水平显著相关。血清和外泌体中的miR-122在各个丙肝基因型组中均低于对照组;HCV-1b型患者血清中的miR-122比其他三组都高,但差异无显著性;HCV-1b型患者外泌体中的miR-122水平明显高于其在HCV-2a型和HCV-6a型中的水平(p均小于0.05);miR-155也存在相似的趋势。 miR-122/155和HCV RNA的复制呈显著的正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血清中miR-122可能是影响HCV感染者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即患者在治疗前血清中的miR-122越高,其治疗效果越好。在对47例HCV-1b型丙肝患者的研究发现:血清和外泌体中的miR-12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VR(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组血清miR-122明显高于NR(non-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组(p<0.01)。SVR组外泌体中的miR-122也高于NR组(p>0.05),但无显著性差异;miR-199a水平变化与miR-122有相似的趋势;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y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miR-122、ALT/AST在评估患者疗效上有预测价值。 结论:miR-122,miR-155在各个基因型中的表达不同;血清中miR-122在评估丙肝治疗效果上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是反应丙肝治疗效果的有潜力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