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学化学教学对数字化实验的需求逐年升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字化实验以何种方式融入其中以及融入时要注意哪些原则以期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课堂观察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是衡量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将课堂观察技术运用在数字化实验教学中,是一种新颖的结合方式。通过课堂观察技术分析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数字化实验的可行性和特点,从而总结数字化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及应用原则,为合理的运用数字化实验提供分析应用的基础。本文以数字化实验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作为研究的起点,并以课堂观察技术作为分析手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予以分析,并作对比总结。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对课堂观察的情况予以概述,分析课堂观察与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其次,对数字化实验进行简要介绍,总结数字化实验具有实验过程智能化、简单化、数据处理便捷性等特点。通过从课堂观察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探究理论归纳数字化实验应用于中学化学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课堂观察对“碳与浓硝酸反应探究”、“镁铝碱性原电池探究”这两个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索如何将数字化实验融入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合肥市中学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数字化实验融合中学化学教学时的条件原则,即(1)需要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支持(2)需要遵循科学教学的原则:a.坚持适度性原则b.保证适时性原则c.促进开放性原则(3)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在合肥市一些重点中学进行课堂观察研究,对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可涉及的数字化实验进行表格总结,分别围绕实验名称、选用的传感器以及数字化实验项目这四个方面展开。通过本研究以期提高数字化实验于中学化学中的实用性,促进其更好的融入实际教学体系,为中学化学教学中实现数字化实验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