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明初著名理学教育家吴康斋的道德修养理论颇具特色,它是传统道德修养论向启蒙思想的过渡,改变了传统的道德修养方向,使道德修养工夫由传统的向外用功变为向内用功,即在心上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初著名理学教育家吴康斋的道德修养理论颇具特色,它是传统道德修养论向启蒙思想的过渡,改变了传统的道德修养方向,使道德修养工夫由传统的向外用功变为向内用功,即在心上用功,开启了明代心学思潮。同时开创了劳动和读书相结合的的独特修养方式以及主张道德要在日常生活中修养磨炼的先河。吴康斋创立崇仁学派,《明儒学案》中的前四篇为崇仁学案。康斋把他的道德修养理论传给弟子,培养出一大批著名学者,其弟子再创学派,形成明中期心学兴盛局面。而其中康斋起到揭幕人的作用。本论文分五个部分来探讨吴康斋的道德修养理论。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依据和论文意义,然后介绍吴康斋生平述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统计法、图表法、比较法和调查法。第二章主要探讨吴康斋道德修养心性论。他的道德修养理论建立在他的心性论基础上,他认为人心本善,但由于后天心垢的形成使这种善性蒙蔽了,因而需要通过洗心的办法回到本然之善中。第三章讨论吴康斋道德修养目标论。他的道德修养目标是学为圣贤,而学为圣贤的目标之下,又由“太古帝王”“孔孟先师”和“理学先儒”构成;学为圣贤的理想境界是孔颜乐处与浩然之气。第四章主要分析吴康斋道德修养工夫论。他主张道德在耕读相兼这种特殊的方式下完成,通过读书与劳动的结合,来达到立德进德的目的。同时,他还要求把道德放在日用间来磨炼,认为读书和静观可以反求吾心,从而能够提高道德意识;康斋在为学、为师、为人几方面笃志力行,在日用间真切地践履道德行为。第五章探究吴康斋道德修养理论根源及对其理论的评价。他的理论是对传统思想的吸收和创新。对此,古人和今人都给予很高评价。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在国内伦理学界“道德悖论”一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如“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职业道德悖论”等,也有学者致力于“道德悖论”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建设,在“
20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胜利完成,在全国妇联的号召下,我国妇女界曾展开了一场宣传和学习勤俭持家的运动。它是在毛泽东首先提出勤俭建国方针后,由邓小平将
理查德·罗蒂是当代英美哲学界一位颇受争议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在专业哲学家那里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好评,对非专业的领域却影响很大。罗蒂首先是一位后现代主义者,他以宏大
胃癌是世界第二常见癌,且胃癌的发病率居于各种癌症的第一位,因而对于胃癌的防治成为全球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发展过程,期间经历多次细胞转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现有网络协议种类繁多、网络架构复杂且难以维护。流媒体、视频会议、云服务等新型网络业务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日益发展,语音识别已经成为当前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领域研究的重点。语音是人类最重要和最方便的信息传递方式,也是实现人-机交互的最直接途径之一。让机
信息社会,为学校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人们越来越清晰意识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究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学方法在推动教育改革中起到关键作用。当前信息技术课堂,还明显存在着“
政治信任是公民与政府间的一种互动,它涉及公民、政府与特定价值之间的特定关系。影响政治信任的因素众多,我们可以将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层次、社会层次
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许多翻译家进行过译介,本文研究的是由林少华翻译,青岛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汉译本。上世纪70年代,西方的译学观念发生
35kV直配电网是以35kV高压输入负荷中心,电压由35kV变为0.4kV直接供负荷的供电方式。经计算,35kV直配线路的损耗在同长度、同截面、同功率的条件下仅为6kV配电线路损耗的1/34,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