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行为的证明责任分配对私法自治原则的贯彻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遍的实践性论辩”或“法律论辩”中,证明责任仅构成一项程序性的论辩规则。虽然现代证明责任理论均承认证明责任的实体法性质,但仍未阐明证明责任分配的价值基础的问题。所以,从民法基本原则的角度出发,探讨法律行为的证明责任分配对私法自治原则的贯彻,具有转变研究进路的意义。与作为“规范自治”的公法自治不同,私法自治以人格人为伦理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实践自治”。同时,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私法自治,在实在法中凝结成一种实质性的法律思想,它必须通过“规定功能的法律行为概念”和“规定功能的证明责任概念”进行具体化,方能彰显其规范意义。通说一般认为,法律行为是贯彻私法自治原则的概念工具。这指的便是“规定功能的法律行为概念”。不过,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通过法律行为贯彻私法自治原则,应仅限于“事实确定”的情形,即仅限于系争法律行为之“事实确定”的场合。由于“真伪不明”时,法官不能确信系争法律行为是否存在,此时他不能进行传统的法律推理,这就导致实在法中关于法律行为的规范命令不能在个案中被具体化地实现,即真伪不明时不能仅通过法律行为来贯彻私法自治原则。实际上,真伪不明时,法官必须借助证明责任概念才能完成法律推理。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系争法律行为“真伪不明”时,必须通过法律行为的证明责任分配来贯彻私法自治原则。私法中的证明责任指的是客观证明责任,对于其分配的依据,通说采“形式性原则”,认为实在法规范的语言结构决定了具体的证明责任分配;新近学说则认为证明责任分配的实质性依据在于“程序性原则”,如盖然性原则、危险领域原则等。然而,鉴于证明责任是实体法制度,我们就应从“实体性原则”的角度探讨证明责任分配的价值基础。通过对“规定功能的证明责任概念”的分析可知,证明责任并不具有自身特定的功能,其功能附属于相关民法制度的功能。所以,证明责任的价值基础就是民法基本原则;法律行为的证明责任分配之功能,附属于法律行为的功能,即贯彻私法自治原则。私法自治原则两种不同贯彻方式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突出地体现为混淆证明责任判决与法律行为解释之间界限的问题。显然,证明责任判决的适用条件是,系争法律行为的事实“真伪不明”;而在系争法律行为“事实确定”时,法官负有解释法律行为的义务。为此,我们要防止实践中法官将应当进行法律行为解释的情形当成真伪不明的做法。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特别生效要件均属于权利产生规范;而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实则为“效力阻却要件”,它属于权利阻碍规范。根据法律行为提起诉讼的当事人,仅须证明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对方当事人则应证明法律行为的效力阻却要件。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之区分,之所以能够体现私法自治与国家管制的分野,乃是通过对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规定不同的证明责任分配而最终达成的。法律行为的必要条款属于权利产生规范。就非必要条款而言,如果根据法律行为提起诉讼的当事人主张“存在”非必要条款,那么,该非必要条款也是权利产生的前提条件;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存在”非必要条款,那么,该非必要条款则是“相对规范”的前提条件。法律行为必要条款与非必要条款的不同证明责任分配,均遵循了实在法的法政策衡量,即“一般与例外”的法律政策。而这种法政策的安排,有利于保障私法自治原则的实现。
其他文献
变换电磁学是近几年来电磁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基本理论是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在不同坐标空间下形式不变性的坐标变换法理论。利用坐标变换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人为调控电磁波的
青海东昆仑构造带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中的著名“金腰带”,带内构造极为发育,岩浆频繁而强烈,具有十分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根据中国新型城市化的要求,我国城镇化进程即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传统摄像头在获取大范围复杂场景中的感兴趣目标时,容易出现目标物体丢失或遮挡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全景摄像头的柱面展开及运动目标实时跟踪算法。通过改进的柱面展开算法对360°摄像头获取的全景图像进行还原展开,解决全景图像中的成像扭曲问题。利用CamShift和Kalman预测相结合的算法跟踪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在运动目标存在遮挡、短暂消失或同色物体干扰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实现对全景范围复杂环境
在构建传感器模糊量测认知偏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多传感器融合估计方法。运用相邻量测样本均值和协方差度量传感器可靠性,确保融合权重分配的客观性和灵敏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均值融合算法和支持度融合算法相比,使用该方法得到的融合权值分配方式更加合理,可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
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系统LiDAR数据树木可视化建模的方法。利用机载LiDAR数据的特点,结合L-系统分形的思想,对传统的L-系统方法进行随机化、参数化的扩展和改进,由此对数据进行建模。针对LiDAR数据分布空间由内到外的层次特点,采取分步的建模策略,在外层建立从LiDAR数据中提取L-系统参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建模效果,适用于三维数字城市、虚拟现实以及林业领域。
发展性档案工作评价注重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在档案工作评价中引入发展性评价有助于丰富我国现有的档案工作评价体系。本文阐述了发展性档案工作评价的内涵、实施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