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曲,作为一种兴于宋金、盛于元的诗歌样式,与唐诗、宋词分庭抗礼、鼎足而立,历经数代之发展,依旧魅力无限,证明了其不朽的价值。但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散曲教学却并未受到与其价值等同的重视程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散曲教学体系的不完备。许多教师用词教学的方法教授散曲,加之教师散曲知识、素养的缺乏以及文本解读能力的不足,自然导致散曲教学体系建构的困难。那散曲究竟该如何教呢?文本细读法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其提出的以文本为中心,兼顾读者与作者,把握文本的文体特征,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细读策略,把握文本构成的多层次结构,分层次细读文本以及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兼顾细节分析等方法,对散曲教学体系的建构都有很好的指导价值。当然,本文论及的文本细读法既不单指英美新批评提出的文本细读方法,也不照搬我国古代、当代的各种细读理论范式,而是在研读英美新批评以及我国古代、当代各种细读理论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课程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法。为了更好地研究文本细读法在中学语文散曲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从以下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从选题缘由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中学语文散曲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该部分首先对散曲以及散曲的起源与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对散曲的文体价值与教学价值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接着,从散曲篇目编选与散曲教学方法两方面对当前散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引出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文本细读法可以有效解决散曲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文本细读法运用于散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该部分首先对西方、中国古代以及当代的各种文本细读理论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对当前散曲教学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课程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法;接着从文本细读法运用于散曲教学的价值以及散曲具有适于细读的文体特征两方面具体阐述了文本细读法运用于散曲教学的可行性。第四部分,也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文本细读法运用于散曲教学的策略分析。该部分在借鉴文本细读法的相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散曲文体的特点,从宏观把握、语体、语象、情感与细节五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文本细读法在中学语文散曲教学中的运用。第五部分,结语。该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情况与不足进行了归纳概括。文本细读法作为符合我国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的文学解读方法,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解读散曲文本,更好地教学散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学语文散曲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