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同时也是社会中最需要关怀的弱势群体,受到国外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的启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应该从儿童层面考虑,探求儿童在公共环境中的最真实需求,保障儿童的空间利益。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面状空间,也是城市儿童综合性的活动场所,城市建设理应重视儿童友好型公园绿地的规划。论文通过儿童户外心理、行为活动特征和合肥市3个公园实地调研结果对儿童友好型公园绿地设计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从儿童友好型公园绿地相关概念入手,阐述儿童友好型公园绿地概念,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背景以及优秀案例可借鉴之处。(2)儿童户外活动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理论研究。通过相关儿童行为心理学相关文献理论研究,从而分析总结出儿童户外活动心理及行为模式、活动内容、活动类型以及活动特征。(3)儿童友好型公园绿地及其评价体系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儿童友好型公园内涵进行研究,提出其指导原则,将“儿童友好型”量化为可操作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提出衡量公园绿地儿童友好度的6大标准(即可达性、安全性、舒适性、趣味性、文化性、多功能性)和对应标准底下40个详细评价项目。(4)依据评价体系对城市公园绿地各景观元素和游戏设施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包括合肥市内3个公园绿地儿童活动场地和马鞍山儿童公园,对合肥3个公园绿地儿童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调查问卷结果得出儿童来园的便捷性(来园方式)、来园频率、来园因素构成、玩伴选择、公园设施状况、公园游戏类型偏好、公园儿童活动场地满意度、家长和儿童的意见和建议。得出公园儿童友好度。通过调查结果反映儿童在公园绿地中活动的真实需求,为儿童友好型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现实依据。(5)儿童友好型公园绿地设计研究。从公园可达性、安全性、舒适性、趣味性及多功能性以及儿童可参与性6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公园中水体、地形、植物、边界、道路系统、铺地及小品设施的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