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是中药资源大国,中药行业是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背景下,一方面,我国中药企业生产供能主要依赖于电能和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消费结构;另一方面,中药企业每年产生的植物类药渣高达66.5万吨,药渣的妥善处理也是令生产厂家和社会环保感到棘手的问题。
因此,研究既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又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低碳”能源技术和其他先进生产技术,探索出一条有利于中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模式,成为医药和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中药行业低碳发展为研究内容,以天津某制药企业为例,综合运用低碳经济理论和物质流分析理论,首次从碳元素的层面出发,对中药企业的主要生产过程进行了碳物质流分析。定量地分析了在生产过程的投入、贮存和产出各环节中,碳元素的动态流动和有效利用率等。得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贮存(产品)、输出(废弃物)部分碳的量占输入(能源和原料)整个系统碳总量的百分数分别为:3.35%、96.65%。
对中药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药渣催化裂解产油资源化技术,以及冷凝器改造、设备可控化改造等一系列清洁生产技术等,降低了电和煤炭等“高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了碳的利用效率、减低了CO2的排放。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中药行业低碳经济模式,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药渣裂解资源化等碳中和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生产技术为发展方法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然后,以天津某制药企业为例,对这种低碳经济模式进行了节能减排效益估算。
从能源消费、物料利用、技术发展、环境影响四个主要方面出发,构建了中药行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为评价中药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