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暴露下鲫鱼生物标志物效应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L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磷酸酯和氨基甲酸酯是近年来应用最广的杀虫剂,在全球的农业和渔业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水生态系统中常规理化监测手段难以捕捉到的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随着“污染控制治理时代”逐渐向“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时代”迈进,人们已不满足于对杀虫剂等痕量有毒化学品危害的被动响应,运用环境中生物体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来早期预测污染状况的生物标志物就应运而生。本文选取鲫鱼这一国内常见鱼种作为受试生物,在96 h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毒死蜱、异丙威、残杀威三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对鲫鱼头部、肌肉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肝脏、腮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效应关系,并将实验室暴露结果外推至野外环境验证。主要内容包括: (1)杀虫剂所属类别不同,酶效应关系的趋势也不同。随暴露时间延长,毒死蜱对AChE和GST活性均呈现——初始抑制、短期激活、末期抑制的趋势,浓度.效应关系为随暴露浓度升高酶活性降低;而异丙威和残杀威对AChE及GST活性的时间效应关系呈现先抑制后持续激活的趋势,浓度.效应关系体现出“诱导滞后”的特点。亚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为残杀威>毒死蜱>异丙威(2)杀虫剂联合暴露下鲫鱼头部和肌肉AChE的浓度-效应、时间-效应关系显著,趋势规律相对统一,即随浓度增加、暴露时间延长,AChE活性逐步抑制,且抑制率显著高于3种杀虫剂单独暴露的抑制结果,呈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3)鲫鱼头部、肌肉AChE以及肝脏、腮部GST活性反应迅速、灵敏,两类酶效应趋势相近、匹配性较好,均能作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单一污染水体监测的生物标志物;而鲫鱼头部和肌肉AChE活性较GST更适合作为监测复合污染水体的生物标志物。 (4)在野外试验研究中,土著鲫鱼体内的AChE仍能发挥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特异敏感性优势,可作为天然水体杀虫剂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工业废水造成的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而对于高浓度工业废水的治理更是世界性难题和研究热点。因此,加紧对高浓度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推出安全可
本论文结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省级污染防治专项《淮河入海水道南泓污染生态处理工程项目》,利用由复合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串联而成的组合工艺对清安河污
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从而引起全球变暖,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而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和全球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引起的能源短缺问题将日益严重。
本文利用Nadezhda-2型强流脉冲电子束装置对纯镍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对HCPEB轰击纯镍表面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温度场分布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
最近几年铜的市场交易价格居高不下,为了降低工业生产成本,电器元件的某些部位可以用铝来代替。但是铜/铝异种金属之间的焊接存在种种困难,为了实现铜/铝异种金属的大面积搭接,本
磷化氢(PH3)作为环境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磷化合物已经得到证实,但由于自然环境中磷化氢的产生机制不明确,因此磷化氢在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和地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