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左心室(LV)心肌收缩功能。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5例IDA患者,年龄在22~65岁之间,所有IDA患者贫血时间均超过6个月,排除标准包括心脏瓣膜病,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已经建立的心脏疾病,以及心脏病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吸烟等)。将65例IDA患者按照血红蛋白(Hb)浓度分为2组:B组34例(Hb>90g/L,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8.8±14.1岁,贫血时间在7月~15年之间,平均贫血时间6.5±3.3年);C组31例(Hb60~90 g/L,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7.6±16.6岁,贫血时间在8月~14年之间,平均贫血时间6.2±3.6年)。同时收集30例在我院体检健康人,他们年龄、性别均与实验组匹配,将他们作为对照组A组。他们均无家族病史、慢性病史,无心血管疾病,常规体检各项结果均正常。记录及测量每一位受检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12导联心电图,并计算体表面积及体质量指数。每位受检者在室内安静休息15分钟后,按照测量血压标准测量规范分别给每位受检者测量血压,间隔20分钟再次测量,共三次取平均值。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常规及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超声参数测定:受检者取左侧卧位,在标准左室长轴切面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心室下侧壁厚度(PW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比值。三维参数及三维应变参数测定:采集及存储实时三维动态图像,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容积(LVEDV)、收缩末期左室容积(LVESV)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应用3D-STE技术分析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和整体周向应变(GCS)。结果:1、常规超声检查结果B组与A组间IVSTd,PWTd,LVDd,LVDs和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A组间比较,C组E/A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三维超声结果B组与A组间LVEDV、LVESV和LVMI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与B组、A组间比较,C组LVEDV、LVESV和LVMI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3D-STE结果B组与A组间比较,左心室GLS、GAS、GRS和G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与B组、A组比较,C组GRS、GCS、GLS、和GAS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GAS与GLS减低显著(P均<0.01)。结论:1、中度贫血组患者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2、3D-STE技术能够有效的评估缺铁性贫血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