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被动式休闲行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hel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使人类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而今天的人类却依然在心理上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休闲作为人类调整自身机体平衡,恢复正常机能的重要手段,其最本质的功能在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城市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多、休闲活动的专业化趋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等社会生活的变化,都影响着今天人类的休闲方式。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进行公共生活的重要平台,服务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是其核心内容。战后城市休闲空间的建设受资本市场调节,趋向于利益回报较高的具有娱乐性、竞技性的场所建设。被动式休闲作为重要的休闲方式虽然一直存在,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功能分区方法在违背了行为多样性的同时忽视了城市公共空间对于被动式休闲行为的支持。城市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聚居地,同样也承担着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作为提高休闲质量的物质载体,当前的城市设计不仅要在中观层面配备更多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休闲空间,在宏观层面,也要求城市的整体环境体现出一定的休闲氛围,休闲性俨然成为现代城市有机体的一个重要属性。本文结合休闲学、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成果,从空间的社会属性出发,研究具有普遍休闲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研究被动式休闲的行为特征;二,研究支持被动式休闲行为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特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被动式休闲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提出被动式休闲的行为特性,分析被动式休闲和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在分析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之后提出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讨论休闲的相关理论,分析当前城市公共生活的转变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分配以及休闲活动的行为心理,提出被动式休闲是当前城市公共空间中重要的休闲方式,并将其分为观望、交往、游憩、视听、冥想五类基础行为。第三章以被动式休闲行为为研究视角,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所具有的休闲意义以及担负着的主要的休闲功能。具体阐述城市公共空间中能够激发被动式休闲行为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第四章综合前两章对于被动式休闲行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提出基于被动式休闲行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原则,分别为空间区域的渗透性原则、空间结构的适应性原则、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原则和空间信息的易读性原则。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针对五种被动式休闲行为提出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空间设计手法。在文章结束部分展望基于被动式休闲行为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前景以及提出其存在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随着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等近代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利用随机分析方法研究最优投资与消费问题已成为金融数学中定量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Merton提出的连续时间下投资组合及消费
Simmons和Nelson对良性压力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认为良性压力是个体通过对压力源的评价而做出的积极反应,以积极心理状态为主要指标;而负性压力则是个体通过对压力
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85思潮”给中国艺术界甚至文化界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和启示。借助“85思潮”的便利咨询,在美术领域,出现了各种模仿和照搬西方艺术流派的语言和技巧的现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所以人类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这种无
我国招商引资30年,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超强的发展态势,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资本短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招商引资的主导力量,各级政府伴
大气采样仪是对受污染空气进行采集的仪器或装置,近年来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一种目前比较流行且较新颖的对采样气体流速进行测量的方法,即
从中国的企业能源消费数据可以看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消费结构仍以煤为主,新能源替代较慢;能源总体利用率低下;能源的区域差异明显,并带来严重的环境
面对当前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如何高效并准确地在其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信息是当前信息社会中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的基于关键字的信息检索系统由于无法克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和谐和心理和谐的关系,并对心理和谐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心理和谐状况更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而自我在时间维度上包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和现代汉字字形的识记与应用能力考查,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的一大考点,也是检测考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状况的重要方法。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及语言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