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字词是人们进行阅读与写字的基本语言元素。识字写字教学对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但是,由于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复杂组合搭配,小学生在学习识字写字时难度较大,在日常写字和用字的过程中错别字现象较为严重,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对汉语学习的认知,更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状况及其成因,探寻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有效策略,便具有了较高的实践价值。本研究选取了济南市S小学六年级三个班作文本上的错别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统计及定性分析开展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错别字及其类型进行了阐述,这是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错别字是指人们在汉字书写和运用过程中写错的字、写成别的字及写得不规范的字。本文错别字的类型是在对错别字的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分类,在本论文中将错别字分为字素易位、字素混淆、笔画增损、笔画变形、结构错位、音(形)同(近)、同化致误和不规范字八大类型。第二部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进行了文本调查研究。笔者利用实习的契机将收集到的济南市S小学六年级所有学生一学期的作文本中的错别字作为文本调查研究对象,并对此加以整理作为本论文研究的调查结果,从具体的调查数据入手,对错别字作了总体特点分析和具体分析。第三部分:深度分析了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对收集到的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进行的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对导致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做了分析,主要从汉字本身的原因、学生方面的原因、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和教材方面的原因四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第一,汉字本身的原因,这主要从小学生需要学习的汉字及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来研究。第二,学生方面,主要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书写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三,教师教学方面,主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来探讨,如新授课汉字的教授方法、对学过的汉字进行的读写复习策略、对待学生错别字的方式等。第四,教材方面,这主要针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汉字的出现数量、分布及重现程度的教材编排作出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减少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的有效教学策略。这部分是在问题的呈现、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解决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的有效教学策略上做的探索。它们主要包括两大教学策略:探究汉字特点、改善识字教学效果和遵循小学生分学段识字规律、突出各学段重点。其中,教学策略一是从字形教学、字音教学和字义教学三方面展开研究,教学策略二是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多种途径和方法结合教学、打好识字基础,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规范写字习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遵循识记规律、合理组织识字复习三方面给出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