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异形”系列中的中性化女性形象——从女性主义视角重建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u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众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这些研究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指出:媒体中的刻板女性形象是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是性别上的不平等。然而,对如何在大众传媒中塑造积极的女性形象却鲜有提及。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科幻电影“异形”系列中的中性化的女性形象,敏锐地指出其出现的进步性。这一点,对解构现今媒体所塑造的消极、刻板的女性形象,以及如何重建积极、健康的女性形象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引入女性主义理论并对其在研究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的现状作出回顾,说明媒体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应以时代的要求和女性主义的发展为向导。   ⑵结合现实中的性别中性化现象和学术界对“中性化”的界定给出“中性化女性”的定义:中性化女性是指有着性别模糊的外表和雌雄同体的人格的女性。   ⑶通过对“异形”系列中“雷普利”这一形象的详细分析,表明“雷普利”这一形象即是一个外在形象性别模糊,同时人格雌雄同体的中性化女性形象。将“雷普利”形象与当今大众传媒所塑造的刻板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本文指出“异形”系列中的中性化的女性形象是对大众传媒所塑造的消极、刻板的女性形象的一次颠覆。   ⑷指出在日益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和女性主义意识高涨的今天,在主流媒体中构建中性化的女性形象不仅符合时代要求也对女性的个体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因此,作者建议大众传媒应借鉴电影“异形”系列中塑造中性化女性形象的方法:宽泛的活动领域、中性化的外貌、完整的身体和健全的人物塑造及雌雄同体的性格特征等,重建当今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其他文献
儿童语言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如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等的影响,因此它常常在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儿童语言学的研究又可被继续细分
一直以来,人们都非常关注教学活动这个话题。教学活动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很值得我们的关注。教师的语言不同于其它一般用语,它是一种职业
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被称作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以全面的视觉展示了上层贵族社会的奢华生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
谢耀是一位美国著名的华裔作家。他的戏剧文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华裔文学的特点及主题内容如:种族、社会偏见、文化差异、以及性别政治等等。其中《他们自己的语言》可以被视作是
随着原本贫瘠,落后的西部得到开发后变得富庶,文明,人性中的道德困扰和精神危机日益明显。挽歌作家敏感地发现了这一主题并创作相关作品揭示该现象,表达对西部传统美德如勤劳,质朴
交际课程中的口语行为设计在“德语作为外国语教学”(DaF)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设计和应用口语行为,已成为这个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