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是人学,词这种文体更是心灵之文学,北宋豪放词是倾注词人心血写就而成的一部心灵史,以其豪放旷达的审美风貌并入生命之感慨,从而将词艺趋于完善深化,从此意义上来讲,把握北宋豪放词发展流变的历程就是把握北宋士人心态变化的历程。本论文以北宋豪放词的发展流变为纲,分别从豪放词的内涵,豪放词的发轫,发展以及建构四个方面对北宋豪放词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期揭示出北宋豪放词发展流变的过程及特点。第一章豪放的概念演变及北宋豪放词的内涵。从“豪放”概念的演变入手,明确“豪放”的内涵定义,并以此为根本,概括提炼出北宋“豪放词”的内涵,分别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宦海沉浮的人生况味,人文自然的铺陈再现三方面。第二章北宋初期“豪放词”的发轫。从宋初近七十年的社会环境和词学风貌入手,分析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士人心态与“豪放词”萌生的互动关系。宋初静默持重的政风,流连歌舞的享乐风气,崇文尚理风潮以及民族战争的交融,使文人心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对“豪放词”的萌发产生了重要影响,抒发忧国忧民的爱国词、宦海沉浮的咏怀词以及社会风俗的民俗词陆续出现。这时期,以在北宋初期词坛占据重要地位的晏殊、范仲淹、柳永等人的士人心态与价值取向为观照点,分析“豪放词”的创作情况。第三章北宋中期“豪放词”的发展。立足北宋中期内外交困的社会现状,分析士风的挺立以及词风的新变。在庆历新政、熙宁变法的影响下,士人呈现出一种高昂激越的风貌,议论时事。同时,在老庄,佛家之学中吸收了丰富的生命哲学,形成了融通旷达的士风。这时期,以词坛领袖欧阳修的创作以及开始大量出现的咏史怀古词为切入点,说明北宋中期的“豪放词”在发展流变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章北宋后期“豪放词”的全面建构。北宋后期的四十多年,是赵宋王朝由盛而衰的时期。国家外部的政治格局发生改变,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激化,党争成为政治活动的主要特点,严重打击了文人的经世致用的理想,并由此影响了当时的词体创作。文人一方面渴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向释道寻求内心的平静,在此创作心理下,北宋后期的豪放词不再仅仅是抒情言志的载体,更承担起“有补于世”的政治功用,真正成为与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式。通过分析、探究苏轼的豪放词,明确其在北宋“豪放词”史上的地位及贡献。观照贺铸和黄庭坚的豪放词创作,给他们以明确定位,完善“豪放词”在北宋后期的发展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