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在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加减组成3个不同的方剂,通过不同剂量的药物对试验鸡治疗效果的观察,筛选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有效中药方剂和最佳剂量,并探讨所选方剂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部分机制。方法:ILTV-王岗株E4标准毒株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培养的方法传代4次后测定其半数感染量(EID50),以100EID50经喉头滴注的方法对52日龄试验鸡进行人工感染,观察各组试验鸡的临床表现并进行诊断。将1日龄蛋公雏480只随机分为12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52日龄攻毒,1-9组于攻毒后48 h(54日龄)出现临床症状开始分别将3个方剂按不同剂量灌服给药,连续5 d,各组分别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各组的临床症状,统计死亡率以及有效率和治愈率,筛选出有效的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中药方剂。将所选方剂命名为黄芪麻杏石甘汤,进一步探讨该方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有关机制。将160只1日龄海兰褐蛋公雏随机分为4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3组进行攻毒,药物治疗组于攻毒后出现临床症状开始灌服给药,0.4 ml/只,2次/d,连续5 d。于攻毒后的5、15、25 d采血,分离血清,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血清SOD活力及MDA含量;无菌取脾脏于液氮中冻存,RT-PCR方法测定IFN-γ和IL-4mRNA表达丰度以及Th1/Th2水平变化;采集气管的上1/3部于波恩液中固定,免疫组化法测定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分泌细胞;另外采集气管、肺、肝、脾、肾、法氏囊经匀浆处理后于-20℃保存,以供病毒检测。结果:(1)通过对ILTV感染鸡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的观察以及PCR诊断表明成功建立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经呼吸道感染模型;(2)经过各方剂间的比较,最终确定方剂二的治疗效果最佳,总有效率可达94.2%,治愈率可达91.7%。(3)从56 d开始,血清SOD活力不断增强,且用药组血清SOD活力远远高于其他组,并与健康对照组呈显著差异;同时,血清MDA含量逐渐下降,并与攻毒对照组呈显著差异;(4)攻毒后第5天,试验鸡出现了Th2功能亢进而Th1抑制的Th1/Th2功能状态的失衡,体现出试验鸡在感染ILTV后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紊乱态势。随后,Th2型细胞因子表达量下降,而IL-2、IFN-γ等Th1型细胞因子升高,这种失衡现象明显缓解,到67、77 d,中药治疗组的Th1/Th2水平迅速上升,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5)攻毒后2 d,剖检病死鸡的气管、肺、肝、肾和法氏囊中就能检测到TK基因,且管和肺脏病毒含量最多,表明ILTV经呼吸道感染后,最先到达气管和肺大量复制;攻毒后15 d,在肺脏、气管、肝、肾、法氏囊中仍可检测到病毒,而到第20 d时电泳条带已经非常弱;从攻毒到试验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气管和肺均能持续检出ILTV,也最稳定(6)67 d,在ILTV的刺激下,各组IgA分泌细胞的数量较57 d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但到77 d,对照组IgA分泌细胞的增加幅度已不是很明显,而黄芪麻杏石甘汤组仍然保持着较好的上升趋势,尤其在机体的康复期仍能高水平的分泌抗体,提高了雏鸡抵御强毒攻击的能力。结论:黄芪麻杏石甘汤能有效增强ILTV感染鸡血清中SOD的活性,并延长其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同时减少MDA的产生,对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能显著促进ILTV感染鸡脾脏中IFN-γmRNA的表达,降低IL-4的表达,诱导机体产生Th1免疫反应,纠正ILTV导致的Th1/ Th2功能失衡状态,进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杀灭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达到抗病毒作用,并缓解ILTV引起的炎性反应;另外也能有效增强鸡体的粘膜免疫功能,提高了雏鸡抵御强毒攻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