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发展的近三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因此,有人称,“20世纪是翻译的世纪”,翻译研究分别从语言学模式和比较文学研究中解放出来,从此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历史舞台。越来越多学科被应用到翻译研究中来,同时翻译研究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技巧、方法上的支持。而20世纪60年代后,阐释学作为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在西方盛行。其理论影响已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甚至自然科学。本文将诠释学,特别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及其三大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与翻译结合,以此达到更好的理解翻译。事实上,文中所持的观点有别于我们平常所习惯的理解,因此不能简单的用当代的标准来衡量。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它们置于诠释学层面来思考,作为翻译的产物而出现的译作,并不是仅仅是简单的对原作的复制或再现,从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的角度上来看,它更多的是译者和原作共同创作的产物,一种有别于原作的新的产物。因此,本文将由以下章节组成:第一章是简介,首先介绍了中西翻译学派的分类,作为翻译研究的背景。接着又从哲学背景方面介绍了西方哲学主要思潮的转变及哲学的语言论转向。然后介绍了论文的写作目的及全文的结构。第二章我们对诠释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简单解释了诠释学相关观点,让我们对传统诠释学的特征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三章将翻译研究置入诠释学中,从哲学角度为翻译中的文本解读提供了全新的观点。这一章将分为五个部分:1、哲学诠释学和翻译;2、理解历史;3、偏见、误读和创造性背叛;4、视域融合和文化过滤;5、效果历史和重译。最后一章为全文结论,总结了本文论述中所提出的重要观点,并提出这种有别于传统翻译研究观点的方法是对翻译研究所作出的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