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VEGFR-2、p-PI3K、p-AKT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VEGFR-2、 p-PI3K、p-AKT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VEGFR-2的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VEGFR-2、p-PI3K、p-AKT在57例鼻咽癌组织及15例鼻咽部慢性炎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VEGFR-2、PI3K、AKT的表达情况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VEGFR-2、p-PI3K、p-AK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VEGFR-2、p-PI3K、p-AKT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VEGFR-2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为:7.0%(4/57)为弱表达,40.4%(23/57)中表达,52.6%(30/57)为强表达;p-PI3K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为:12.3%(7/57)为弱表达,45.6%(26/57)中表达,42.1%(24/57)为强表达。;p-AKT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为2.3%(7/57)为弱表达,45.6%(26/57)中表达,42.1%(24/57)为强表达。VEGFR-2、p-PI3K、p-AKT在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与鼻咽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 VEGFR-2、p-PI3K、p-AKT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相关性:无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R-2的表达情况为:12.5%(3/24)为弱表达,62.5%(15/24)为中表达,25.0%(6/24)为强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R-2的表达情况为:3.0%(1/33)为弱表达,24.2%(8/33)为中表达,72.7%(24/33)为强表达,两组数据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中p-PI3K的表达情况为:16.7%(4/24)为弱表达,62.5%(15/24)为中表达,20.8%(5/24)为强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PI3K的表达情况为:9.1%(3/33)为弱表达,33.3%(11/33)为中表达,57.6%(19/33)为强表达,两组数据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中p-AKT的表达情况为:4.2%(1/24)为弱表达,45.8%(11/24)为中表达,50.0%(12/24)为强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AKT的表达情况为:9.1%(3/33)为弱表达,21.2%(7/33)为中表达,69.7%(23/33)为强表达,两组数据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 VEGFR-2、p-PI3K、p-AKT在晚期鼻咽癌(Ⅲ+ⅣV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鼻咽癌(Ⅰ+Ⅱ期)组织并这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Ⅰ+Ⅱ组中VEGFR-2的表达情况为:10.3%(3/29)为弱表达,62.1%(18/29)为中表达,27.6%(8/29)为强表达;Ⅲ+Ⅳ组中VEGFR-2的表达情况为:3.6%(1/28)为弱表达,17.9%(5/28)为中表达,78.6%(22/28)为强表达,两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中p-PI3K的表达情况为:17.2%(5/29)为弱表达,55.2%(16/29)为中表达,27.6%(8/29)为强表达;Ⅲ+Ⅳ组中p-PI3K的表达情况为:7.1%(2/28)为弱表达,35.7%(10/28)为中表达,57.1%(16/28)为强表达,两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中p-AKT的表达情况为:6.9%(2/29)为弱表达,48.3%(14/29)为中表达,44.8%(13/29)为强表达;Ⅲ+Ⅳ组中p-AKT的表达情况为:7.1%(2/28)为弱表达,14.3%(4/28)为中表达,78.6%(26/28)为强表达,两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中VEGFR-2与P-PI3K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直线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30;VEGFR-2与p-AKT的表达水平也有明显直线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5;结论:1)鼻咽癌组织中VEGFR-2、p-PI3K、p-AKT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分期有显著相关性,提示这些分子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到一定作用。2) VEGFR-2与p-PI3K、p-AKT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这提示VEGFR-2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