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参颗粒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内分泌-免疫功能和血脂代谢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so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实验来探讨玫参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和其引起的血脂异常的内在机制与作用原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实验选取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个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坤宝丸阳性对照组、玫参颗粒高剂量组、玫参颗粒中剂量组、玫参颗粒低剂量组、戊酸雌二醇片组。除了假手术外,其他各组去除双侧卵巢造模,阴道涂片显示无规则的动情周期变化则为成模大鼠,各给药组给予各自相应的药物灌胃(其中玫参颗粒高剂量组10 g/kg,中剂量组5 g/kg,低剂量组2.5 g/kg)。同时用相应等量的蒸馏水给假手术和模型组灌胃,连续灌胃一个月,每周称体重一次。腹腔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介素2(IL-2)的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处死大鼠后,剥离子宫、胸腺、肾上腺、脾脏并称重,计算大鼠子宫、肾上腺、胸腺、脾脏系数;通过HE染色法观察大鼠子宫、阴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玫参颗粒能使去除卵巢大鼠的E2(血清雌二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白介素2(IL-2)的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降低FSH(血清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玫参颗粒能降低去卵巢大鼠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玫参颗粒能提高去卵巢大鼠子宫、肾上腺、胸腺、脾脏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与模型组比较,玫参颗粒剂量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5),提示玫参颗粒有抑制大鼠因去卵巢而导致体重增长的作用,高、中剂量组比低剂量组要显著。(5)通过HE染色观察,发现玫参颗粒能改善大鼠因围绝经期导致的子宫、阴道萎缩的症状。结论:玫参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是调节机体内分泌-免疫系统;玫参颗粒亦能有效调节因去卵巢导致的血脂异常,提示其具有预防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引发的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其他文献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由产毒真菌(如黄曲霉和寄生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研究表明AFB1广泛存在于农作物、食品、饲料甚至中
采用实验中所合成的LaPO4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沉淀的转化作用,大面积地制备了单分散的片状纳米LaF3。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BET(Brunauer-Em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高尔夫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文章首先从就业率、就业方向和就业领域、就业的岗位层次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然后又在此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西安市高校大学生中的体育运动爱好者进行了膝关节运动损伤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分析,掌握和了解了西安市该人群膝关节运动损伤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内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结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抑制胰腺分泌和胰酶活性;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