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由产毒真菌(如黄曲霉和寄生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研究表明AFB1广泛存在于农作物、食品、饲料甚至中
【机 构】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E0112900);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ZYBZH-Y-JIN-34);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6-I2M-1-012,2017-I2M-1-0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由产毒真菌(如黄曲霉和寄生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研究表明AFB1广泛存在于农作物、食品、饲料甚至中药中,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建立一系列适用于不同基质中AFB1的多种快速检测技术,为预防和控制食品与药品的安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小分子免疫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各种检测形式的AFB1免疫快速技术被开发利用到现场快速检测领域,该文系统综述了我国现行有效的AFB1检测相关标准及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国家等对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情况,这些限量标准主要针对食品、饲料及一些易污染中药材中的黄曲霉毒素,而研究表明除了限量标准进行规定的中药材品种外也存在一些药用植物及其产品也有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情况。并对AFB1抗原抗体制备技术,以及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亲和色谱法、荧光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新型免疫传感器法的开发及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对比。以期为中药规范化种植、中药集散贸易市场、药店医院、中药质量监管等方面形成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技术标准提供参考,确保中药的质量安全。
其他文献
李治牢主任医师运用凉血四物汤加减治疗血热瘀滞证所引起的不同的皮肤病症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临床疗效良好,体现了中医的"异病同治"的特点。
<正>路德维希艺术基金会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MUMOK),举办了一个克莱斯·奥登伯格早期作品的重要展览:"克莱斯·奥登伯格:60年代"。这个展览将在欧洲和美国的四个城市巡回展
保护性耕作是国家农业部针对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扬尘严重、土壤风蚀恶化、地力急剧下降、水土流失、草场严重退化的现状,实施的一项以人为本、改善生态、保持水土和
目的 研究自富硒豌豆中提取的硒蛋白的抑瘤活性。方法 将受试硒蛋白制成经酶解和非酶解 2种形式 ,给接种了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AC的ICR纯系小鼠分组饲以不同剂量和 2种
近年来,我国建筑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建筑工程逐渐成为一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小觑的力量。桥梁建筑技术也随之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挂篮施工逐渐实现标准化和稳定化,其施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的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BPDCN患者的组织标本(1例为淋巴结、骨髓活检,另1例为皮肤、淋巴结、骨髓活检)
通过对上海某区的公办和民营养老机构的价格现状进行调查和比较,说明大部分公办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偏低,在运营过程中对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养老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党内法规制度的完备程度,是政党发展成熟与否和执政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党内法规制定程序的规范化,党内法规的清理、创制和完善,以及反腐败工作,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