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诠释着文化,反映着文化,它更创造着文化。而习语是语言的瑰宝,闪烁着智慧光芒,更是文化的沉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在翻译界此起彼伏唇枪舌战的争论着何谓翻译标准,何谓归化异化,何谓直译意译之时,慕然回首,竟然发现其实都是殊途同归,在翻译的字字斟酌反复推敲中挖掘文化内涵,传递文化信息是以求同存异,把东西方文化相互编织,相互融合;也独自收藏,细细品味。有了习语,语言才得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习语是语言的美玉,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然而,非本族语的外国人即使精通标准书面语,却会在碰见习语时变得茫然失措。从单个词义上理解,习语通常是较难理解的,因为习语的内涵往往不简单取决于各个单字的含义。中文和英文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它们结构紧凑,意义深刻从而也具有浓缩美和表现力。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如翻译恰当,语言的精髓就得以忠实地传承,透彻地理解,也更会被目标语读者所普遍认同。因此,在习语的翻译中“信”是相当重要的。但由于文化背景的潜在差异和民族心理习惯的明显不同,习语的字面意义还是会和其实际意义相去甚远。习语中蕴含着许多不明显的文化因素,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从语言、文化、翻译的宏观视角,对比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又以习语为切入点,探讨中英习语的定义、范畴及特点,最后拟概括出习语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整篇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分别解释了习语的定义,并对英汉习语进行了分类。英语习语分为成语,俗语和谚语;汉语习语分为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第二章详细指出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其文化差异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活环境的差异,地理条件的差异,社会传统及习惯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及历史和文化典籍的差异。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习语、翻译和文化的关系进而阐述习语翻译中文化的重要地位。在习语翻译中较为强烈的文化内涵往往成为习语翻译的瓶颈,而这正是本文行文的目的所在。第四章提出了习语翻译的几种策略和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