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系统重构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wor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人的信息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是否能够高效地对新知识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分析和应用等。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最直接的提升信息素养的途径。但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仍然遵循着“讲—演—练”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固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机械式的教学。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有效的解决策略是针对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使信息技术课堂变成师生关系融洽、并且呈现出生态化的特点。本研究是以生态化的视角来审视当前实然的信息技术课堂,把教育生态的一些基本理论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中。通过课堂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目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非生态现象,然后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最终建立一个生态的信息技术课堂系统。研究表明:实然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教师的消极信念强,不利于教学。2、通常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较低。3、由于课程内容多但课时有限,造成师生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4、信息技术课堂的班级规模大,不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系统的构建以及发现实然课堂里存在的四大问题,从而提出了构建生态的信息技术课堂系统的四大策略维度:1、信息技术教师方面的构建策略主要有在培训中要更加关注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教学信念层面;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共同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支撑教学,避免教育技术万能论;建立实时的教学反馈体系。2、学生方面的构建策略主要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增加小组交互活动时长;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3、教学环境方面的构建策略主要有创造和谐、生态的物理环境;创造开放的网络化环境。4、教材内容方面的构建策略主要有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够灵活、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教材,恰当地传递信息文化;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来分析和总结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高中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系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能够全面地落实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价值。
其他文献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建立了新的国家体制,推行了对外殖民扩张的“大陆政策”。1895年,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与《马关条约》的签订,将台湾掠夺为自己的殖民地,建立了总督
简要介绍了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genetransfer,HGT)的基本概念以及进行转移的主要方式:由质粒或病毒等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和基因的"直接"水平转移。并结合基因组序列分析,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器学习在算法、理论和应用等方面都获得巨大成功.2006年以来,机器学习领域中一个叫"深度学习"的课题开始受到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过程,是一种经济发展特征转向了另外一种经济发展特征。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在减速放缓的同时其过去的比较优势、增长动力以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杜威(Dewey)关于反思性思维论述基础上,许多学者和教师都对其进行深入探讨,阐明了反思性教学理论的重要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理论被逐渐引入到外语
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机会均等,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与利益共享,而微型金融恰恰是包容性发展在金融领域的体现,同时也是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金融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
高性能计算机主要应用于传统的科学计算领域,而在云计算时代,数据密集型应用成为一大类新型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主要探索如何在高性能计算机上高效地进行海量数据处理,
纵观中国百年教育,“应试”成为教师的标杆和学生学习的简单驱动,很多地方、学校过分强调应试教育,从指导思想上看是一种选拔式、类似科举式的陈旧教育,教学内容围绕应试要求
本案例在回顾华为国际化历程的基础上,阐述华为国际化战略及品牌跨文化传播的主要举措,对华为在品牌跨文化传播中的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了分析。这些个案很好地应用了跨文化传
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了语言的三种元功能理论,即人际功能、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语篇功能是语言构建语篇的功能,它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如何组织想要表达的信息,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