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立体系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11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作为现代社会一个基本概念,日益由所谓的管理学、经济学走入法学的视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负外部性逐渐扩张,CSR立法规制随之成为世界潮流,我国也不例外。经过二十年市场经济的洗礼,我国CSR法律制度在国外的影响下相继建立起来。但现实却是我国企业释放负外部性的冲动愈演愈烈(频繁的劳资矛盾、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即为证明)。于是是否必然推导出我国CSR法制化命题的无效?笔者通过对美德日三国CSR立法经验的分析总结出CSR法制化进程是必由之路,CSR法制化能否有效地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有赖于CSR立法体系的正确建构。笔者根据我国CSR立法推进与现实效果的反差的具体背景,通过对比分析、系统分析的角度来探讨我国CSR立法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形的CSR立法体系,以扭转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与实践脱节的困境,减少企业与社会的交易成本,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的分析来阐述CSR立法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提供具体的研究思路,以对全文的宏观布局起导向性作用。第二部分,笔者追溯CSR发展的具体历史脉络,推导出CSR法制化的必然趋势,接着推导出CSR立法体系建构对CSR法制化的积极意义。第三部分,在确定CSR法制化及立法体系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联系美、德、日三国的具体CSR立法实践,总结出各自相应特点与不足,最后通过相互比较分析,推导出对我国CSR立法有借鉴意义的结论。第四部分,笔者先通过对我国CSR立法的历史脉络和特点分析总结出我国CSR立法存在立法制度供给不足、立法层级效力冲突、脱离本土实际、认识与实践脱节等诸多问题,然后联系第三部分国外先进经验的分析,总结出CSR立法体系构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并在基本原则和路径的基础上,创制《企业社会责任通则》,为具体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宏观指导,从而建构起符合我国发展路径的CSR立法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开放的发展趋势,许多成熟证券交易所相继推出了促进境外公司在本国从事跨境融资活动的证券制度,力求在优质上市主体的资源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加强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峻,传统的家庭养老、储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居民的养老需求,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虽然覆盖面较广但是也随着老年人生活开支的不断增加而渐
法律解释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法律解释问题归根结底是法律解释权问题,研究法律解释权是对法律解释研究的深入。本文中的法律解释,仅指法官在审判案件过程中进
仲裁费用指的是伴随仲裁产生的,费用裁决中所包含的各项开支。仲裁费用通常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程序费用,即与仲裁程序的中心管理相关的费用,通常包括仲裁庭的费用和开支以及指定
农村经济改革促进了私营经济迅速发展,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经济能人。在国家政策影响下,他们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并形成了独特的村庄治理模式。经济能人治理村庄带来了极为复杂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