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国内贫富差距增大、民众民主意识觉醒,同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在众多因素的叠加下,涉警网络舆论事件发生的几率比以往大大增加,给武警部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挑战,同时也给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度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互联网迅猛发展,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增长,网络炒作涉警敏感信息日益突出,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借助网络挑拨党和群众关系,破坏警政、警民团结,丑化武警部队形象。因此,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积极防范、妥善应对网络警敏感涉警事件,打好网上斗争主动仗。面对日益频发的网络涉警事件,如何进行及时、合理、恰当、有效的进行舆论引导,是摆在武警部队面前的一项重大命题。本文试图以阅读文献、案例分析、理论阐述、对比比较等研究方法,从武警部队当前处置网络涉警舆情的具体情况入手,分析其特点、根源、不足以及对策方法,以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部分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例中,总结归纳武警部队应对媒体以及进行网络涉警舆论引导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网络涉警舆论引导中相对成熟的做法,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网络涉警舆论引导的理念、机制和方法,为武警有效进行网络涉警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决策参考。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发现学术界对于网络舆情应对,无论是从传播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其他学科视角,都有相当丰富的研究和成果。而武警部队内部,对于网络涉警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体制机制、解决方案措施等问题的研究都尚在初始阶段。本文以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武警部队自身特点,得此文。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详细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网络舆论引导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阐明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网络涉警舆情的现状。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负面网络舆情的分类、表现形式、主要特点、存在原因等问题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展现当前网络涉警舆情的显示状况。第三部分,通过对雅安地震、河南假军车天价高速费案两个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分析事件发生时候舆情产生的机制、走向,从网民的意见倾向、事态发展变化以及媒体关注度走势等方面对案例进行具体地分析。第四部分,网络涉警舆情研判和处置对策,对当前网络涉警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网络涉警舆情研判的处置机制和处置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