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京时报》1906年创刊于奉天,是近代史上日本人在中国创办的最具影响的报纸之一,创刊时值中国清未东北新政中期,其间对东三省官制改革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报道,并发表了大量的时政评论文章,留下了有关东三省官制改革大量的研究资料,成为学术研究重要的资料补充,对于深化东三省官制改革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其创办者的特殊身份与政治属性,也为研究清末东北官制改革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观察视角。本文以《盛京时报》所载内容作为立论的重要史料,从其对于东三省官制改革的报道作为切入口,努力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清未东三省官制改革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从东三省官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与必要性,分析其与《盛京时报》创刊的内在联系;第二,从《盛京时报》对东三省官制改革的报道与立场,分析其研究的史料价值与客观性;第三,以《盛京时报》的视角来全面深入认识和分析东三省官制改革,同时,在综合其它史料基础上,客观地分析官制改革的得与失;第四,探讨东三省官制改革的深远影响及其后的政治发展。本文认为,清末东三省官制改革虽然存在不彻底性,但在当时改善吏治腐败,缓和满汉关系,解决农业落后等问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进而客观上促进了东三省近代化。官制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清末新政的基本精神和主旨大体效仿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有所损益,《盛京时报》作为能够代表日本官方立场的舆论工具,应对其充分研究利用。日本作为宪政改革成功的典范并且其对清末新政是持肯定态度的,使《盛京时报》能够以较为客观的笔调尖锐的指出清末新政及官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揭示其是非参半、真伪互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