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构建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结构生态优化机制研究”(批号:51578454)的资助下展开的。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的转型期,如何统筹好“山水田林湖草”等生态空间,引导城镇走向可持续化集约发展道路,是当下城镇发展的热门话题。作为全国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可持续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四川藏区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大量资金流的注入,并处于城镇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发展的需求,大量人工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与此同时,这种变革给千百年未曾有过重大人工干扰的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带开了冲击与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景观破碎化严重,自然生态廊道被阻、生境情况恶化等。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展开研究。从探究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与城镇发展现状入手,利用叠加分析法,发现川藏廊道系统现状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落实在空间上即为城镇发展对建设空间的需求和生态效益发挥对生态空间的需求,从而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问题导向。问题具体表现在生态资源整合、现状规划建设、后期实施管控,针对这三方面问题:首先,量化分析生态资源。基于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本文从生态基础设施(英文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详见1.5小节释义)的视角入手,对川藏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空间尺度、生境类型、景观类型、网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提取与分析。从而建立了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多尺度体系,并利用MSPA、综合网络分析等方法,分别从中提取出不同生境中的核心区、桥接区、孤岛等七种景观类型,并通过进一步通过网络评价发现不同尺度中生态格局的具体症结所在。接着,规划组织廊道结构。以生态基础设施的分析与提取为生态蓝本,运用最小累积成本法,经过筛选生态枢纽、识别潜在廊道、构建网络结构,构建了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层层密织的廊道网络系统,并通过叠加法量化了人与自然产生矛盾的空间点位。而后以网络系统结构为骨架,分别从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对四川藏区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廊道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规划组织与空间优化,层层渐进的缓解了廊道空间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而构建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廊道系统”。最后,提出实施管理策略。针对四川藏区,从优化区域约束框架、县域细化管控模式、镇域深化设计引导三方面,相应提出了具有适地性的实施策略与管理策略。
其他文献
虚拟语气,作为学习和教学的重点,因其在汉语学习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以及结构的复杂性,成为许多英语学习者学习的难点。传统语法教学中,教师教授虚拟语气的步骤通常如下:展
随着民航的蓬勃发展,民航运营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机场运行中,停机位作为核心资源,其分配结果影响着机场运行效率。在现有研究中,停机位预分配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近年来随着航班数量的不断增加,停机位预分配方法已难以适应航班到达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停机位动态分配方法进行研究,将停机位动态分配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构建深度神经网络逼近停机分配策略,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训练策略并进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流动群体大量涌入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相较于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社会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关注明显滞后。如果公共服务
目的探讨川芎嗪配伍小剂量双嘧达莫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配伍小剂量双嘧达莫组(治疗组)和单用西比灵组(对照组),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川
近年来,半导体催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氧化钨(WO_3)光催化材料,由于其在光催化领域巨大的潜力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对于常用在光催化领域的其它半导体材料,WO_3催化剂的禁带宽度更小,光吸收范围更大,因此对于提高可见光利用率更具有优势。但由于其电子-空穴复合率高限制了WO_3的实际应用。对WO_3进行改性成为提高其光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碱金属离子的掺杂以及钨酸钴、钨酸铜
织物的表面摩擦性能主要包括织物表面摩擦系数和表面粗糙度,这两个指标是织物手感评价中的重要力学特征。国内外的织物表面摩擦性能测试仪器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存在以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