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状况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hua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晋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2011年六年运行的数据系统进行了分析,了解晋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这六年中的实施过程中参合率、筹集资金、基金使用、农民补助受益几方而的情况;针对晋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与补偿的政策建议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晋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于晋城市及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工作报表,获取晋城市各县的人口、经济及健康和卫生资源状况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体运行相关数据。同时获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揭示晋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晋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1)晋城市各区县参合基本情况晋城市泽州县于2003年底,作为首批新农合试点县开始试点工作,2005年以来,晋城市的新农合覆盖面逐年扩大,参合农民逐年增加,于2007年提前一年实现6县(市、区)100%全覆盖。晋城市现有农业人口160.1023万人,2011年参合人数为153.5360万人,参合率达98.1%,略低于全省参合率(98.45%)。2006年晋城市参合率为88.33%,比山西省高出2.22%。从2006年到2011年参合率虽然只增长了9.77%,但参合人数增加了22.84%,参合人数及参合率的逐年提高说明新农合制度已进一步巩固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参加新农合。(2)晋城市新农合基金筹集根据新农合筹资政策,截止2011年,晋城市累计筹资14亿元。晋城市新农合筹资标准由2003年每人每年共筹资30元,2011年提高到230元,2011年共筹集基金3.53亿元。2006-2011年新农合基金在逐年增长,2011年新农合基金总额3.53亿元是2004年(5746.29万元)的6.15倍。新农合基金筹资来源中农民个人筹资份额有减少趋势,从2006年的22.2%降低到2011年的13.03%,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政府筹资额度在逐渐增大。(3)晋城市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情况2006年晋城市新农合基金支出仅5116.95万元,到2011年补偿支出达3.1亿元,是2006年的6倍多,补偿基金的增长说明参合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晋城市基金使用率各年度均在85%以上,基本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金使用率2008年最低为86.6%,2009年最高,为111%,高于全省(101.7%)和全国(97.33%)。基金分配住院占84.5%,门诊18.4%,住院分娩2.1%,特殊大病3.3%,和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体现了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主,适当兼顾小病”的宗旨。将有限的基金优先保障基本医疗,使更多的参保人受益。实行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专项补助,使农村孕产妇在乡镇卫生院基本上可以免费住院分娩,大大减轻了参合农民的经济负担,解决了我省孕产妇由于贫困而不愿住院分娩导致孕产妇死亡率高的突出问题。(4)参合农民受益情况2006-2011年晋城市参合人员住院受益程度及农业人口住院服务利用率在逐年增加。如住院补偿总额由2006年的3581万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2.4亿元,增长了6.7倍;住院补偿人数由2006年的32729人增长到了2011年的98002人,增长了3倍;人均补偿额由2006年的1094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2479元,增长了2.4倍;实际补偿比由2006年的33.75%增长到了2011年的49.5%,增长了46%;住院率从2006年的2.6%增加到2011年的6.3%,增长了2.4倍。尤其是2011年,全市平均实际补偿比为49.5%,比2010年实际补偿比40%增长了9.5%。2009年,晋城市参合农民中,享受住院统筹基金补助67576人次,参合农民受益面(5.8%)低于全省水平(5.94%)和全国平均水平(8.78%);门诊受益率(42.3%)略低于全省(44.1%),但远远低于全国水平(80.65%);晋城市所有参合农民人均均享受补助额为235.12元,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及建议(1)参合人数逐年增加,参合率稳中有升,说明新农合为农民撑起了健康“保护伞”,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有所缓解。新农合制度已进一步巩固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参加新农合。根据社会保障的一般规律,参加人数越多,保障机制将会越稳定。使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合作医疗,信任合作医疗,参与合作医疗,晋城市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基层组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力度、进一步加大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强有力支持、进一步规范基金运作管理及合理有效的补偿,提高老百姓对新农合的信任程度,实现最高参合率。(2)筹资水平不断提高,晋城市新农合基金在逐年增长,各级政府补助资金及时到位。新农合基金筹资来源中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政府筹资额度在逐渐增大,而农民个人筹资份额有减少趋势。各级政府配套的资金及时到位,保证了新农合制度正常运行,同时筹资水平提高保证了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但晋城市新农合筹资渠道单一,也会影响基金的壮大和持续发展,今后晋城市要拓宽新农合筹资渠道,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力度,探索高效率低成本的筹资方式,创新并规范筹资方式。(3)补偿基金支出大幅增长,基金使用率逐年提高,2009年晋城市新农合基金使用与山西省水平相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体现了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主,适当兼顾小病”的宗旨,达到了新农合“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目标。但是新农合统筹基金使用率过高,基金安全风险亦会增大,晋城市今后要将有限的基金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尽可能花在农民最需要、最有效的医疗服务上,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降低农民不合理医疗费用,加快信息化建设,使审核、补偿高度透明,保证基金使用安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控制参合农民所面临的住院大病风险,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4)农民受益水平逐年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率进一步增长。2009年晋城市门诊受益面低的原因一是可能由于一直以来坚持“大病统筹为主的”的补偿方式,重点对大额医疗费用和住院医疗费用进行补偿,门诊家庭帐户基金利用度不高,导致大多数参合家庭没有受益,充分说明了开展门诊统筹已势在必行。二是山于部分县.市区落实合作医疗补助政策不及时、不规范,造成参合农民不能及时享受合作医疗补助,也会影响受益面的正常体现。今后晋城市仍要大力推行门诊统筹工作,做好宣传,让农民理解这一政策并支持这一政策,同时要加大对各县区的新农合政策的培训力度及监管力度。
其他文献
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已经具备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但是立法跟进仍处于迟滞状态。环境公益保护通道不畅、环境实体法执行不力、公众环保意识增强等因素都迫切需要建立完备的
目的:分析和比较对牙髓病患者进行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某医院接诊的96例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多次治疗组和一次性治疗组。对
建筑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造成沉重的环境负面影响为代价的,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约30.2%。据统计: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
<正>时间:2013年7月15日(下午)地点:中国电影资料馆会议室朱玉卿(以下简称朱):非常感谢今天冒雨赶到座谈会现场的朋友,特别是从上海和杭州专程赶来的陈英杰总经理和李炼总裁
在中国这个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团队强大、理论研究深厚的背景下,B2B业发展势头强劲,日益成熟,但同时也存在着平台布局不够合理,资信机制不完善,行业门槛高等劣势。如何才能使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十二五计划,其中教育方面提出,要大力加强幼儿的学前教育,对教育方式、园内环境、公、私承包形式等等做了详细
<正>目前,大多数国内工厂生产冲压零件,料片需要经过"串联压机线",经过多台压机和多副模具后才能成为成品。"串联压机线"排布方式有水平成线或前后串联成线,操作人员多,整线
期刊
理中丸(汤)方出自《伤寒论》,是经方中治疗太阴病脾胃虚寒证的的主方。在后世医家的发挥和应用中,理中丸(汤)逐渐发展成为温中健脾法的代表方。此方在古今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都意识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尤其是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经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