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海藻养殖区域的遥感监测及其环境效益评估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Fl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海藻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具有吸收氮和磷缓解海水富营养化、吸收二氧化碳、提高海水pH、释放氧气、为鱼类提供栖息环境等生态环境功效。除此,其较高的经济价值更促进了越来越大的养殖规模。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大范围养殖信息,合理规划、管理养殖区域,充分发挥其环境生态及社会经济效益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遥感信息技术在大型海藻养殖监测中的应用。首先,选取我国高分二号卫星获取的遥感影像,比较分析了基于像元和面向对象分类法在浙江苍南重要养殖区大渔湾紫菜养殖区的识别结果;其次,选用三幅不同时间的我
其他文献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artificial induction of gynogenesis)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在雄核不参与合子形成的情况下,卵子依靠自身雌核的遗传物质发育成胚胎的技术过程。开展
本论文以黄渤海交界处长岛海域的紫蛇尾作为实验材料,按照国标法测定了紫蛇尾主要营养成分,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紫蛇尾皂苷的提取工艺,并对紫蛇尾皂苷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研究了紫蛇尾皂苷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紫蛇尾皂苷的部分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以及抗肿瘤活性,为紫蛇尾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对采自长岛海域的紫蛇尾(整体)的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蛋白质、总糖、粗脂肪、脂肪酸、氨
海洋是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对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深远的影响。随着对海洋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与政府的重视。在海洋环境探测中,
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南盐油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0、50、100、200和300mmol·L-1) NaCl处理浓度,对其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进行盐胁迫试验,研究油菜种子和幼苗的耐盐能力及其对NaCl胁迫的响应;另外,利用其下胚轴和具柄子叶进行组织培养试验,考察其再生体系;以其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向其导入獐茅的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以期建立油菜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
红细胞特殊的细胞形态需要具有独特蛋白骨架网的膜结构来维持。该蛋白骨架网的主要组分包括:血影蛋白、肌动蛋白、4.1蛋白和锚蛋白等。其中4.1蛋白和锚蛋白提供了膜骨架与跨膜
本研究建立了海水中TEP和颗粒态蛋白质的分析方法,并将方法运用于北白令海、西北冰洋以及南海海域TEP和颗粒态蛋白质的研究中。对TEP以及颗粒态蛋白质在这些海域的含量、分布
为了解决传统防污涂料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本实验研发了一种掺杂甜菜碱类纳米粒子的自抛光型海洋防污涂料。此种防污涂料,能够在流动的海水中随基料的水解而不断更新,并借助于嵌段聚合物的两亲性实现纳米粒子的核壳结构的翻转,包裹在内层的甜菜碱结构得以暴露,在涂料表面形成抗吸附层,从而实现减弱和防止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生长的功能,达到海洋防污的效果。本课题组曾通过原子转移活性自由基(AT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