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者幸福品质的培养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幸福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幸福品质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在对幸福品质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受教育者幸福品质缺失的现状,进而论证教育与受教育者幸福品质形成的关系,并最终提出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幸福品质的有效途径。   幸福品质是针对现行幸福教育的误区以及现实困境而提出的概念,它是人们感受幸福的一种素质基础,是指人们对待幸福及其周围环境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它使人们在生活中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和正当、合理的方式去追求自身的幸福,它是一系列品质的综合。   幸福品质与教育的关系的论证是立足于幸福教育这一理论基础之上,同时又是对这一理论的完善。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人的生活以追求幸福为目的,因此教育应当以使人学会如何幸福的生活为目的。而人要学会幸福的生活,最关键的就是要具备幸福品质。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培养具有幸福品质的人。   在探讨如何培养受教育者的幸福品质的过程中,本文提出了受教育者幸福品质养成的内在过程与受教育者幸福品质养成的外界影响源这两个内外相互影响的方面。内在养成过程应当遵循以体验和情感生成为本的培养路径,其中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其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和对社会的爱与责任这两个关键点。而在外界的影响方面,则应该注重幸福型教师的榜样作用、幸福型学校文化建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和谐的社会的环境的营造。  
其他文献
“撒叶儿嗬”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以其丰富的民族特性和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土家族人们的人生观
中国武术和印度瑜伽均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同为东方文明的产物,代表着东方文化的经典和浓缩。时至今日,正值推进全球非遗事业健康发展的新时期,相对多数其他民族传统文化
社会性别视角在国外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女性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流派,他们对性别都有自己精辟的论述。性别视角也渗透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而在中国小学教师领域,
在知识转型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初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中教师课堂失范行为不仅影响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着学校的管理,而且还影响学生个性
当前,为适应新形势下军队院校教育任务的调整与变化,对任职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军事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主要任务之一
“压迫”一词的出现往往反映出人们内在主体性的自我觉醒,而“去压迫”根本上即是对人生命权利的呼唤。由于建立在权力(利)不合理分配所形成的不对等的关系之上、体现的是人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与学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面临着众多的困境与挑战,师生冲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