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眩晕(高血压病)的产生与众多因素相关,肝热痰瘀交结与眩晕(高血压病)是眩晕(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病机。研究肝热痰瘀交结与眩晕(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理化指标、现代医学等相关性及针对肝热痰瘀交结证治疗的基本方法和用药特点是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本课题以导师关于高血压病肝热痰瘀型证的病因、病机的理论为基础,导师自拟脑清通方剂。通过观察脑清通治疗高血压病肝热痰瘀证的降压疗效,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该药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肝热痰瘀证患者随机分成脑清通组(40例)和西药组(40例)。治疗组采用脑清通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治疗前、中、后血压的变化。 结果:(1)脑清通组患者血压降低,显效率为95%,优于西药组(p﹤0.05);(2)脑清通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降低均优于西药组(p﹤0.05);(3)两组经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其中,脑清通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西药组下降更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脑清通组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沉、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积聚指数、血浆粘度变化与西药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脑清通颗粒能够降低高血压病肝热痰瘀证患者血压,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微循环。本方降压维持效果及降脂效果显著,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