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清通颗粒治疗高血压病肝热痰瘀证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临床观察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an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眩晕(高血压病)的产生与众多因素相关,肝热痰瘀交结与眩晕(高血压病)是眩晕(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病机。研究肝热痰瘀交结与眩晕(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理化指标、现代医学等相关性及针对肝热痰瘀交结证治疗的基本方法和用药特点是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本课题以导师关于高血压病肝热痰瘀型证的病因、病机的理论为基础,导师自拟脑清通方剂。通过观察脑清通治疗高血压病肝热痰瘀证的降压疗效,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该药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肝热痰瘀证患者随机分成脑清通组(40例)和西药组(40例)。治疗组采用脑清通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治疗前、中、后血压的变化。  结果:(1)脑清通组患者血压降低,显效率为95%,优于西药组(p﹤0.05);(2)脑清通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降低均优于西药组(p﹤0.05);(3)两组经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其中,脑清通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西药组下降更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脑清通组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沉、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积聚指数、血浆粘度变化与西药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脑清通颗粒能够降低高血压病肝热痰瘀证患者血压,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微循环。本方降压维持效果及降脂效果显著,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法治思维,是指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并形成结论或决定的思想认识活
目的: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心肌疾病,是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轻者症状轻微而呈亚临床型或隐匿型,重者由
目的旨在通过祛风稳斑汤治疗寒凝心脉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观察其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患者易损斑块的血清学相关指标变化的作用,从而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易损斑块的形成
目的:   从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铁在中脑内含量的测定,及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蛋白(Ft)和膜铁转运蛋白(FP-1)含量的表达方面,研究帕金森病(PD)可能发生的原因,说明疏筋解毒方对因铁
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已经上升为第一位致死致残疾病,每年的死亡人数约150多万,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占全部脑卒中的70%,临床上急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