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无机纳米碳酸钙用于构建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纳米CaCO3具有强大的生物相容性,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极易团聚等优点,对于酶的固定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将这种新颖的载体材料引入到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中,可以大大改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分析性能。与由其它的无机载体材料制备成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相比,GOD/纳米CaCO3传感器在热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改进。为了使酶催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2O2在修饰的电极上能发生氧化反应,本文中将GOD/纳米CaCO3传感器的电位控制在0.60 V。该生物传感器对葡萄糖溶液表现出快速的生物电化学响应特性(6 s)、低的检测下限(0.1μM)、宽广的线性检测范围(0.001~12 mM)、高的灵敏度(58.1 mA cm-2 M-1)以及很高的操作稳定性和较长的寿命。另外本工作对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外加电位等外界因素对葡萄糖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并讨论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2.无机纳米碳酸钙用于构建高灵敏的酚类安培型生物传感器研究了利用一种新颖的载体材料纳米CaCO3来固定多酚氧化酶(PPO)的高灵敏的新型酚类生物传感器。制备新型酚类传感器的操作简单:即采用戊二醛交联技术,将PPO/纳米CaCO3复合膜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上。作为载体材料的纳米CaCO3具有三维结构、多孔形态、亲水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非常有利于酶的固定,并且能够很好地保持固定酶的生物活性。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该传感器构建的最佳参数以及溶液pH值、操作电位和系统温度等使用条件对酶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该生物传感器表现出一些优异的分析性能:宽广的线性检测范围(6×10-9 2×10-5 M)、快速的时间响应(低于12 s)、高的灵敏度(474 mA M-1)、低的检测下限(0.44 nM,信号噪声比为3)和优异的长期稳定性(56天后传感器仍能保持原有响应的70%)。3.基于类水滑石(LDHs)的黄嘌呤生物传感器描述了一种用层状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无机载体材料制备的黄嘌呤安培传感器的方法。制备黄嘌呤生物传感器的操作简单:即采用戊二醛交联技术,将XOD/LDHs复合膜固定在铂电极表面上。用FT-IR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XOD在复合膜中保持了其原始结构的基本特性。酶电极对黄嘌呤溶液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是1~200μM,灵敏度为0.18 AM-1cm-2,检测下限为1μM。传感器的表观Michaelis-Menten常数(KMapp)为1.1 mM。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是8.4 kJ mol-1。此外,该生物传感器表现出了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和令人满意的重现性。
其他文献
手性助剂诱导不对称合成是一种重要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其中,噁唑烷酮手性助剂作为一种适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手性辅助试剂,广泛应用于诱导不对称a-烷基化反应、Aldol 缩合反应、
含磷聚合物以其优异的无卤阻燃性、高质子导电性和热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阻燃领域、质子导电领域和生物医用领域应用广泛。乙烯基膦酸二乙酯作为一类最简单的侧链带膦酸酯基团的乙烯基单体而备受关注,陆续有关于乙烯基膦酸二乙酯均聚、共聚合研究的报道。迄今为止,并未见乙烯基膦酸二乙酯和2-氯乙基甲基丙烯酸盐单体共聚合研究的报道。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考察聚合温度对硼氢化稀土催化乙烯基膦酸二乙酯
本文综述了有机硅微乳液聚合的理论、种类、制备等,较深入地研究了D开环微乳液的聚合工艺、共聚微乳液的性质,并在D开环的基础上,成功引入-NH、环氧基、乙烯基等,达到改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