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民宿作为一种生长在乡村中的新型旅游住宿业态,在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激发乡村活力、活化乡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作用显著。相比于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的浙江、江苏地区,上海乡村民宿发展的资源条件与政策环境尚有不足,且受“都市旅游”的形象遮蔽影响,乡村“灯下黑”的问题一直存在,上海市民的乡村游憩市场需求虽然旺盛,但却大量外溢至周边省区。在此背景下,上海乡村民宿应如何对存量产品进行提档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有效对接消费市场,是目前上海发展乡村民宿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顾客满意度为出发点,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上海乡村民宿顾客网络评论文本中识别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结合既有文献,对评价指标进行补充完善,并以顾客价值理论为依据,将评价指标划分为效率价值、功能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和社会价值五大要素,构建符合上海实际的乡村民宿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预调研对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与满意度进行顾客问卷调查,结合重要性评价、满意度感知差异(变异)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赋权,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评各项指标的顾客满意度与最优满意度间的差距,识别出上海乡村民宿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研究结论显示,目前上海乡村民宿的基础设施与餐饮服务能够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民宿周边可游性、民宿主人热情贴心的服务态度是上海乡村民宿发展的优势,应继续强化;在资金、时间、风险成本等效率价值、增值服务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需要重点改进。最后,结合作者的实地调研经验以及文献研究,对上海乡村民宿发展的不足之处提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