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是基础教育一直在探导的问题。传统的教育把教师作为主体,学生看作客体。教育、教学围绕教师设计,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而不是教师适应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似乎不是自己的活动,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它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满堂灌是其表现形式,强制性是其根本特征。它不仅脱离了社会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地损害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本文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学说,侧重论述了中学主体性教育的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的问题。 文章首先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现状和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的角度出发,着力论述培养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主体性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未来目标。文章较为系统地归纳了目前中学主体性教育过程中关于师生关系的各种流派的主要思想。文章回避了理论工作者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关于主客体关系的争鸣,按照马克思“主体是人”的哲学思想,就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等做了一些肤浅的探索。对于主体性教育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解释。文章归纳了目前我国中学主体性教育实验的途径,即:1、从自学能力入手,发展学生独立的自主性。2、从情感因素入手,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3、从创新能力培养入手,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文章通过较为典型的案例的访谈、分析与研究,分别就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学习与自我引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与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理解,以期探索出一条真正有效地促进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考量与研究之后,得出三点启示,即:1、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充满学生活动的教学过程是关键。2、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首先应关注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3、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主体性形成的保障。文章同时还揭示了影响主体性教育实施的因素及在新时期主体性教育对师生、对课堂的要求。最后,文章指出在中学实施主体性教育,就是解放“人”的教育;就是大胆放手,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去闯,在中学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中文提要实际生活中锻炼成长的过程:就是通过引导,让学生形成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过程。
其他文献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发生、发展机制不清是制约肝癌诊疗的重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RNA在肝癌的调控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腕舟骨骨折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对9例Herbert B2、B3型腕舟骨骨折的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复位Herbert螺钉固
忽视说写结合是造成中小学生作文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作文教学中的说被写取代,这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限制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说写之间并不是割裂的,是
市场秩序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市场秩序问题是商品经济的特有现象。因此,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改革带来商品经济的复苏,市场秩序问题就日渐显现出来。可以说,人们对转型时期中
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是因为它具有审美或诗学功能,这是文学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文学翻译中艺术形象的传达,并非等于对原文语言形式的复制或语义概念的等值,而是在原
本文以我国传统的经验农业向西方实验农学转化的进程为研究对象,以西北地区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线,研究了 100 多年来西北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萌芽及发展过程,阐述了其走
目的 白癜风是一种以皮肤色素脱失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色素障碍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白斑区的色素难以恢复,但临床工作中可见部分患者白斑区色素自行恢复的现象。皮肤组织病
壮族素有“歌海”之称,有着深厚的歌咏文化底蕴。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壮族歌咏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面对传统歌咏文化形式逐渐走向消歇的局面,巴马——盘阳河流域的民众
对于浙派的诞生,往往研究得不够深入,且存在不同说法。有认为是在潘天寿的领导下产生的,是潘天寿教学体系的产物;有认为是徐悲鸿江丰教学体系的产物;也有认为是在莫朴等老区画家领
“诗庄词媚”,“词为艳科”,词与男女艳情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并以之作为描写和表现的中心内容。艳情词是唐宋词的题材类型中最为突出的一类,它不仅伴随着词的产生而出现,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