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音编码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延迟编码标准被不断提出。1992年ITU正式公布的G.728标准即16kbit/s LD-CELP低延迟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标准,能达到0.625ms的帧缓冲,总的编解码延迟不足2ms;1996年公布的G.729标准即8kbit/s编码标准,延迟为15ms,比特率有所下降,但音质略低于G.728。ITU-T于2008年6月制定了ITU-T G.718编码标准,它是一种嵌入式窄带和宽带语音和音频编解码器标准,采用嵌入式分层结构,比特率为8-32kbit/s,总的算法延迟为42.875ms(宽带输入输出),43.875ms(窄带输入输出)。已有研究提出的关于G.718音频编码器核心层低延迟算法,使用帧长为5ms的编码方案,将核心层编码延迟与原G.718标准相比降低了25ms,但音质有所下降。为了解决已有方案重建语音音质下降的问题,本文对已有G.718音频编码器核心层低延迟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低延迟编码方案。处理音频帧长度仍为5ms,但用到10ms的前瞻部分使得核心层延迟增加了10ms。这样,宽带输入和输出时,核心层延迟为17.875ms,窄带输入和输出时,延迟为18.875ms,编码速率为13kbit/s。实验结果表明,重建语音质量相对于原来的低延迟算法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