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镍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烧结薄膜的导电性能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基纳米颗粒因为其良好的导电性,在电子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铜-镍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与铜纳米颗粒相比牺牲了很少的导电性,同时获得了很好的抗氧化性。但是目前关于铜-镍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依然存在颗粒尺寸均一性不高,镍壳不能有效密闭包覆铜核等一些问题。本论文在现有的多元醇法合成铜-镍核壳纳米颗粒的基础上,以乙二醇为溶剂,通过同时注射铜前驱体溶液和还原剂的方式控制铜核形成,得到尺寸较为均一的铜核,再注射镍前驱体溶液和还原剂,利用铜核的诱导还原作用来实现铜核镍壳结构的形成。本论文首先研究了不同合成参数对铜-镍核壳纳米颗粒形貌、尺寸和镍壳厚度的影响,然后对铜-镍核壳纳米颗粒的抗氧化性、磁学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最后研究了铜-镍核壳烧结薄膜的导电性能,获得主要结果如下:所制备的典型铜-镍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呈现多面体的形状,平均尺寸为132±18 nm,具有较为均一的尺寸。镍是以外延生长的方式包覆在铜核的晶面上,形成密闭的核壳结构。镍壳厚度可通过调控镍前驱体摩尔量来控制。镍前驱体溶液的注射温度为200℃,保温时间为30 min时,铜-镍核壳纳米颗粒中铜/镍之比最接近实验设定值。通过降低铜前驱体的注射速率,铜-镍核壳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可从132±18 nm降低至89 ± 15 nm。热重分析发现,铜-镍核壳纳米颗粒相比于铜纳米颗粒抗氧化性有了显著提高,铜/镍之比为2:1的铜-镍核壳纳米颗粒开始氧化的温度为270℃,然而铜纳米颗粒在145℃就开始氧化了。磁学性能分析发现不同铜/镍之比的铜-镍核壳纳米颗粒都呈现出室温铁磁性。由于镍原子的抑制作用,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观察不到铜纳米颗粒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烧结温度越高,镍壳厚度越薄,颗粒尺寸越小,铜-镍核壳烧结薄膜的电阻率越低,调节铜/镍比例,烧结薄膜的电阻率可低至17.82 μΩ·cm。铜和铜-镍核壳烧结薄膜在200℃空气中处理一小时后,铜烧结薄膜电阻率已无法测出,而铜-镍核壳烧结薄膜依然保持了较低的电阻率。镍壳厚度越大,烧结薄膜电阻率的稳定性越好。
其他文献
花生(Arachis hypogaea)在我国农作物和油料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花生种植生育后期常常会看到叶片上形成黑褐色的斑点,这是花生叶斑病所致。受侵染时会加快花生叶片的衰老及脱落,严重影响花生的光合作用及产量。植物本身为防止病原微生物进一步扩散,而使侵染点周围细胞快速的程序性死亡,这种现象叫超敏反应,是植物免疫反应的常见机制。在植物细胞表面具有激发免疫反应的识别受体,能够被这种受体识别的病原
本研究根据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4个季度航次鱼卵、仔稚鱼和环境因子的调查资料,探讨了大亚湾鱼卵、仔稚鱼的群集特征,分析其群集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大亚湾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四个航次共捕获鱼卵31190枚,仔稚鱼2786尾。根据数据库比对结果,结合系统发育树及所计算的K2P距离,鉴定出大亚湾鱼卵、仔稚鱼种类共136种,并对其进行形态描述。其中110种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损害人类生活质量。其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是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Aβ)的过度沉积。N-(Z)-9-十八烯基-2-丙磺酰胺(Propane-2-sulfonic acidoctadec-9-enyl-amide,N15)是 内源性活性物质油酰乙醇胺(Oleoylethanolamine,O
目的二维超声应变是评价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是衡量早期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前负荷的良好指标。心脏前负荷如何影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前后心肌应变仍然不清。本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心脏前负荷状态对早期液体复苏前后心肌应变的影响。方法入科12小时内、24-48小时内分别对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其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
对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人们对研发更高比容量的电极材料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其中,锂金属由于具有超高的比容量(3860 mAhg-1)和最低的电化学势(-3.04V vs SHE)而被认为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最终目标。然而,锂金属负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面临不可控的锂枝晶生长、锂金属与电解液之间副反应的不断发生以及巨大的体积变化等严峻挑战,严重地阻碍了其商业化发展进程。因此,对锂金属负极的改
海洋是富含油气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宝库,海洋探索需要高效的水下探测手段。水下视觉技术为水下探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水下视频和图像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水下作业的效益。但是复杂多变的水下环境为高质量视觉图像的获取提出了挑战,包括:(1)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选择性吸收,使得水下图像呈现出颜色降维。(2)悬浮颗粒散射造成目标景物的模糊。(3)水下生物运动、湍流等因素造成水下图像的模糊。这些退化制约了诸多
近年有关群体智能的研究成果、科研课题和学术会议取得蓬勃发展,目前群体智能的研究热点分为基于群体机制的智能优化算法和基于群集行为的多机协同应用,其目的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智能体的分布式自主决策和信息交互协同完成群系统的某项任务。根据多机协同应用中涌现出的合作-竞争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竞争机制的协同进化鸽群算法并应用于多机协同区域搜索和多机协同路径规划两个集群任务,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可概括如下:
芳烃是重要的大宗化学品之一,需求量占据石油化工市场三分之一左右。当前芳烃的生产主要依赖石油,约70%芳烃通过石脑油催化重整获得。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近年来利用非油基碳资源经合成气催化转化制取芳烃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基于反应耦合思想,针对合成气直接转化制芳烃,研制了金属氧化物/沸石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研究其催化反应性能,并探究催化剂的影响因素。论文基于合成气经甲醇/二甲醚中间体制芳烃的新路线,研
时延现象在工业过程现场广泛存在。时延参数对于控制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控制系统设计与综合时所考虑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时延估计问题成为了控制系统辨识与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何通过最少的先验知识获得精确的时延估计,至今仍然被学者和工程师所关注。本文针对工业过程的时延参数估计问题,研究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时延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实现。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第一,研究了纯数据驱动下的时延估计方法及算法
近年来,超重和肥胖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明显,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并且肥胖症还会诱发包括Ⅱ型糖尿病、癌症、重度抑郁症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并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确定新的安全有效的能够用于肥胖症治疗的生化途径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目标。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被认为是批准药物的最大靶标家族群,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哺乳动物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Gpr17上,Gpr17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