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_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是关系人类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产品市场失灵,并引发了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从而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主要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以下三方:即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消费者和政府部门。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各利益主体都会采取相应的行为,从而对整个农产品市场的质量安全产生影响。  本文以西方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指出生产者行为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行为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政府行为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其次,本文通过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之间的关于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博弈分析,发现只要三者之间存在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生产者生产低质量农产品,从而导致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然后,再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说明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农产品质量的劣胜优汰。最后,信息不对称的常态化,要求政府必须强化监管,干预生产者的信息披露。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缓解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并以此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行性建议,通过缓解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其他文献
牧区经营体制改革,释放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的促进了牧区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制度效应的释放,畜牧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和弊端不断积累,牧业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也面临困境。如何
家庭式迁移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而家庭式迁移的农民工不同于个体迁移的农民工,他们在城镇中同时拥有工作和家庭,既要扮演受雇佣者的角色又要扮演家庭成员的
目的:研究分析青毒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所收治的64例服用青毒素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迅速提升。由1978年的116.06元到2007年的3223.85元,农村居民每年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了近30倍。与此同时,消费结构也得到了很大改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供应越发紧张,社会各界把目光投向数量众多的宅基地,是否开放上市流转已经成为宅基地使用问题中的焦点。政府部门对此表现出矛盾的态度,一面继
商品林投资者不仅关注投资收益,而且关注投资风险;目前商品林潜在投资者主要担忧商品林投资风险。这就需要对商品林投资风险进行评价,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为政府制定相
吉林省通化市北部光华乡一带 ,发育有一套由变质基性席状岩墙、变质气孔状玄武岩、黑云变粒岩、大理岩、含榴二云片岩、变质流纹岩为组合的中—浅变质岩系。该套岩系岩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