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湿热环境下层状复合材料分层失效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压力容器、风力发电、船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复合材料失效机理复杂,包括纤维断裂、基体开裂、界面脱粘和分层失效等,尤其是分层失效将严重降低复合材料的刚度、强度和结构完整性,给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和实际应用提出了较大挑战。目前,国内外发展了如声发射、超声、X射线等先进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其中声发射技术由于具有动态监测复合材料失效特性等优点,在复合材料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复合材料失效机理研究,然而绝大部分研究均局限于单一物理场环境。由于复合材料结构实际应用时常常遇到高温、湿热等多物理场环境,失效机理更加复杂,相应的复合材料声发射测试技术和失效分析方法还不成熟,迫切需要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本文运用声发射技术,分别开展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常温、高温和湿热环境下的三点弯曲分层试验和声发射测试、以及分层声发射信号分析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幅值、能量和计数等声发射特征参数的响应规律,发展了上述环境下复合材料分层失效的声发射信号分析方法,研究了加载方式、结构尺寸、铺层角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结构分层失效机理和载荷响应的影响规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针对两种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T700/8911(碳纤维/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T700/9916(碳纤维/环氧树脂),分别设计了含层内和层间初始缺陷的复合材料试样。发展了常温、高温和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I/II混合模式分层测试方法。其次,开展了常温和70℃高温环境下T700/8911复合材料试样三点弯曲分层试验和声发射测试。通过分析载荷-位移曲线和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如能量、幅值、计数等响应规律,研究了加载方式、铺层角度和初始分层裂纹尺寸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分层失效机理、力学性能劣化机理以及分层阻抗曲线的影响。最后,开展了常温和湿热环境下T700/9916复合材料试样三点弯曲分层试验和声发射测试。通过分析载荷-位移曲线和声发射特征参数响应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小波能量谱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分层失效过程中不同失效模式对应的声发射信号变化规律和分层阻抗曲线,总结出上述环境下的复合材料声发射信号分析方法,为多物理场载荷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支撑。
其他文献
畜禽血液由于色泽的不稳定性使其利用受到限制,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因此,提高血红蛋白稳定性是提高畜禽血液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猪血红蛋白浓缩物(
学位
油脂是食品中的三大营养素之一,它不但赋予食品良好的风味与组织状态、柔滑细腻的口感,给予消费者饱腹感和高的满意度,还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必须脂肪酸和前列腺的前体,也可作为油溶
本文对燃气高温低氧燃烧温度场及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简易的燃烧室模型,模拟了燃烧室内的温度场及氮氧化物的浓度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甲烷纯气
大规模、清洁、高效利用生物质能的发展要求有望使大容量、高参数煤粉炉混烧生物质成为可行途径。本文基于实际工程、理论计算、实验室试验三方面对生物质与煤混烧进行研究。介绍了国内某燃煤电站300MW煤粉炉混烧生物质的破碎、输送与燃烧系统,并计算分析了该电站混烧稻壳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利用高温气体携带管式炉测试了掺混比、过量空气系数对NOx、SO2的排放规律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分析法对煤与生物质的混燃特性进行试
目的:探讨中线腰椎融合技术(midline lumbar fusion,MIDL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效果、安全性及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固定技术置钉注意事项.方
通风机的气动噪声预估是当前流体机械研究领域最热门也是难度较大的课题之一。本文以一台矿用两级轴流式局部通风机为研究对象,用有限体积法对风机内部的非定常湍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轴流式通风机的气动噪声进行了数值预测;并用有限元(FEM)法对风机外壳的振动模态进行了分析计算。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一台矿用两级轴流式通风机,推导描述风机内部流场三维非定
参考常规空气燃烧下的传热模型,考虑富氧燃烧下烟气成分的变化,增加了气体辐射在传热系数中的计算,建立了CFB富氧燃烧下的传热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运行参数,如颗粒粒径
低熔点琼脂糖是经过化学修饰的琼脂糖,其修饰的程度决定了产品的熔化和凝固的温度。低熔点琼脂糖具有琼脂糖的热可逆特性,在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
红曲菌(Monascus)是一种典型的丝状真菌,早在一千年前的中国古籍中就有记载。红曲菌能产生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多重功效。但有研究发现,大部分红曲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对人畜有害的真菌毒素—桔霉素,仅通过改变发酵条件以及传统的菌株筛选方法很难完全抑制桔霉素的产生。如若能从分子水平分析红曲菌产桔霉素的情况,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不产桔霉素菌株,则可从根本上解决红曲菌生产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