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屏障受损与光老化相关性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通过建立皮肤屏障受损及光老化动物模型,观测光老化时皮肤屏障的变化,探讨皮肤屏障受损对光老化的影响。[方 法]1、构建小鼠皮肤屏障受损与光老化模型,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胶带组、照光组、胶带+照光组,每组5只。其中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只进行脱毛,不做其他处理;胶带组:剔除毛发后用“3M胶带”反复均匀粘小鼠背部皮肤3-5次,使TEWL值升高3倍即可;照光组:测定MED值,再根据参考文献,计算照光剂量及照光时间,利用SUV1000日光模拟器,模拟日光照射,每周进行三次照射。胶带+照光组:剃除毛发后粘贴小鼠背部皮肤后,使TEWL值升高3倍后,间隔10min进行照光(剂量与照光组相同)。每周一、三、五处理小鼠,持续三个月。造模结束后,采用高清拍照的方式对小鼠背部皮肤进行拍照,观察小鼠皮肤外观老化状态,对皮肤外观进行初步评级。后取小鼠眼眶血及皮肤组织备用检测。2、将采好的血分离出血清,用ELISA法检测四组小鼠血中ROS、SOD、CAT、GSH-Px以及HYP的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3、处死小鼠后取皮肤组织,进行以下检测:①进行石蜡包埋后切片,观察四组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情况;②用RT-qPCR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α、IL-1β、IL-6、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以及TGF-β2、Smad2的mRNA表达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1、小鼠皮肤外观状态:对照组小鼠背部皮肤呈肉色,光滑有弹性,屏障无损伤;胶带组破坏了皮肤屏障,可见有轻微渗出、毛细血管扩张的屏障破坏表现。照光组可见有明显皱纹,表皮干燥、脱屑,但表皮损伤较浅。胶带+照光组皮肤的屏障破坏和老化现象更显著,可见大量红斑、皱纹脱屑,表皮粗糙。2、TEWL值:正常组TEWL值无变化,胶带组、照光组及胶带+照光组TEWL值逐渐增高。三个月后,胶带组和照光组的TEWL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说明长期的UV辐射,也可使皮肤屏障受损,胶带+照光组差异更为明显(P<0.05),在胶带粘贴基础上进行光照,皮肤屏障受损更为严重3、皮肤组织病理:正常对照组皮肤的胶原纤维厚度均匀,排列相对整齐,弹力纤维分布均匀;胶带组可见有轻微炎症细胞浸润;照光组较正常组相比表皮变厚,胶原纤维变薄、排列杂乱、断裂,弹力纤维增多、变粗、扭曲;胶带+照光组,在皮肤屏障破坏后进行紫外线照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破坏情况相比于单纯照光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加重。4、RT-qPCR:胶带组 IL-1α、IL-1β、IL-6、TNF-α、MMP-1、MMP-9mRNA均数高于对照组(P<0.05),Smad2 mRNA均数低于对照组(P<0.05),CollagenI、CollagenⅢ、TGF-β2 mRN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照光组 IL-1α、IL-1β、IL-6、TNF-α、MMP-1、MMP-9 均数高于对照组(P<0.05),CollagenI、Smad2mRNA均数低于对照组(P<0.05),CollagenⅢ、TGF-β2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带十照光组IL-1α、IL-6、TNF-α、MMP-1、MMP-9mRNA均数高于单纯照光组(P<0.05),CollagenⅠ、TGF-β2 mRNA 均数低于照光组(P<0.05),IL-1 β、CollagenⅢ、Smad2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经胶带破坏皮肤屏障后可使组织中IL-1α、IL-1β、IL-6、TNF-α、MMP-1、MMP-9 基因表达增加,Smad2 表达减少;经 UV辐射后,组织中IL-1α、IL-1β、IL-6、TNF-α、MMP-1、MMP-9基因表达同样增加,Ⅰ型胶原、Smad2减少;而在经胶带破坏皮肤屏障基础上,老化组织中的IL-1α、IL-6、TNF-α、MMP-1、MMP-9基因表达相较于单纯照光组进一步增加,Ⅰ型胶原、TGF-β2有所减少。5、ELISA检测:胶带组及照光组中ROS的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YP、SOD、CAT、GSH-Px的均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胶带+照光组ROS均数高于照光组(P<0.05),而HYP、SOD、CAT、GSH-Px含量均数低于照光组(P<0.05)。提示胶带破坏皮肤屏障,以及UV辐射可增加组织中ROS的表达,同时使组织中HYP、SOD、CAT、GSH-Px的表达降低。在皮肤屏障破坏基础上再进行UV照射,组织中ROS表达有所升高,而HYP、SOD、CAT、GSH-Px表达可进一步降低。[结 论]1、皮肤屏障受损可使皮肤发生一定程度老化。2、紫外线辐射可使皮肤屏障受损,产生炎症反应。并使胶原减少、排列杂乱,皮肤抗氧化系统失衡,最终形成光老化。3、胶带破坏皮肤屏障后经紫外线外照可使小鼠光老化现象加重。
其他文献
[目的]胆囊穿孔(gallbladder perforation,GBP)是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部分GBP患者临床表现与AC相似,延迟的诊断和外科干预使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本研究对AC并发GB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找AC并发GB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发现高危患者提供理论依据,以降低GBP的发病率
[目 的]通过无创性检测技术评估昆明地区中老年健康女性皮肤光老化及屏障功能的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年龄、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防晒霜使用情况的关系。[方 法]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收集昆明部分地区40岁及以上健康女性志愿者154例,完成调查问卷,并应用VISIA面部成像技术分析各志愿者正面部斑点、皱纹、纹理、紫外线色斑、棕色斑、紫质、毛孔等参数;利用无创性皮肤
[目 的]研究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 domain 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WWOX)基因对GBC-SD胆囊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研究过表达 WWOX 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表达水平的影
[背 景]黄褐斑是一种存在于曝光部位的慢性获得性色素沉着的损容性皮肤病,尤其多发于女性面部,国外流行病调查显示约有34%中年女性和6%中年男性患有或曾有过黄褐斑。黄褐斑的产生与日光照射、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是最主要的驱动和加重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黄褐斑病例与暴露于太阳辐射有关。云南地处高海拔地区,是紫外线照射较强的区域,黄
[目的]1.统计痤疮患者马拉色菌阳性率及不同程度不同性别痤疮患者马拉色菌阳性率,分析马拉色菌与痤疮的关系。2.通过比较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治疗疗效,及阳性患者中加用与不加用抗真菌治疗的治疗疗效,探索马拉色菌阳性痤疮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1.回顾性分析了 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行真菌镜检的痤疮患者的病历资料共285例,收集其性别、年龄、临床
[背景]敏感性皮肤通常表现为皮肤的高度不耐受,常常伴有灼热、刺痛、瘙痒等主观症状,客观体征可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尽管不会威胁生命健康,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大多数护肤品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敏感皮肤刺痛、瘙痒,增加皮肤含水量,但对于改善面部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作用有限。因此,研发出可以有效减轻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同时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性护肤品非常必要。[目的]评估含有当归根提取物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皮疹的发生和复发与局部微生物定植的相关性,为男性尖锐湿疣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确诊为尖锐湿疣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后,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心理健康状态、临床特点、治疗方式,采集患者外生殖器局部微生物。建立Excel数据
[目的]观察特应性皮炎患者(AD)的皮损处真菌定植情况,指导抗真菌治疗。[方法]收集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就诊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符合“中国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诊断为特应性皮炎的患者。评估患者病情(EASI评分,DLQI),完善总IgE水平检查,取患者皮损处的皮屑行真菌镜检、培养和鉴定,根据患者真菌镜检的结果选择治疗方案。若真菌镜检阴性,则给予患处局部外用糖皮
[目的]探讨双能CT及MRI诊断喉癌前联合侵犯及术前T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术前同时接受喉部双能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62例喉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双能CT、MRI及二者联合诊断喉癌前联合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而后利用双能CT、MRI及二者联合诊断对喉癌进行术前影像学T分期,并对比不同检
[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抗BP180抗体阳性与抗BP180抗体阴性BP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总结抗BP180抗体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相关性,为BP的诊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2002年1月-2020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住院且完善BP180抗体检测的BP患者资料,根据BP180抗体是否阳性将患者分为抗BP180抗体阳性组和抗BP180抗体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