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评价的并购协同效应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qd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协同效应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进行并购以后,新企业的总体效应超过并购之前的各个企业独立经营的效应之和。这种效应也经常被形容为“1+1>2”效应,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并购后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了经营业绩,股东财富得到增加。并购的协同效应不仅仅是企业进行并购的动因之一,也是衡量和决定企业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文通过对企业合并协同效应相关理论和基于我国国情的企业并购现状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在我国的企业并购市场上,横向并购的成功率远远高于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随后,本文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横向并购的典型案例,对此次合并的协同效应进行财务分析。在案例分析之前,本文构建了一个并购协同效应的综合财务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包括了基于传统财务指标和基于MVA/EVA方法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评价模式两种。通过对合并前后三年的传统财务指标和MVA/EVA值的计算,发现合并之后上港集团的期间费用指标、资产管理水平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性指标、市场占有率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等都较合并前有明显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优于合并前,且合并之后的MVA值和EVA值也比合并前有所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增加。综合看来,此次合并体现了协同效应。   为考察不同的并购类型对协同效应的影响,本文又选择了都市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广发证券作为混合并购的典型案例进行合并协同效应的分析。经过对合并后连续5年的EVA值的计算结果发现,EVA在合并后呈持续快速下降的趋势,而且从合并后的第二年开始,EVA均为负值。根据EVA方法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此次合并没有体现出协同效应。   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并购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的原因,从宏观政策层面和微观企业行为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解决我国企业并购活动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帮助并购企业更加有效地实现协同效应,促进我国并购市场良性发展。
其他文献
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气候问题频发。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变得刻不容缓,低碳经济逐渐走向了历史舞台。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各国对节能减排共同应对气候问题达成了共识,并达成了减排协议。为响应这一决定,中国政府也积极地制定法律法规,颁布各项政策,积极地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单元,企业责无旁贷,必须顺应经济转型调整经营战略改进经营模式。为更好
技术型企业从两个途径获得技术创新的知识,一是通过企业内部过程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造;二是通过企业外部过程,与市场进行知识交换、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分享和传递知识。技术与经济
自我国强调证券市场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之后,机构投资者在未来的十几年中迅速发展。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的增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市公
自主创新是近几年来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十二五规划更是明确企业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而且领导在组织中有可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