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工业化进程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ujun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问题,是指在新中国建立到一化三改的基本完成这段时间内,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建国初期,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开辟到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再到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后来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经过综合分析,我国工业化最终确定了走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重、轻、农”为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是在借鉴了苏联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环境,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工
其他文献
21世纪将在许多方面见证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但其中最为突出的恐怕是全球的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古老的名言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获得了全新的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思奇作为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人,将唯物辩证法思想与时俱进地传播到了中国的大地
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
用 2 4种随机引物对雅罗鱼亚科 (Leuciscinae)的草鱼、鲤亚科 (Cyprininae)的柏氏鲤和 3个地理种群鲤 (荷包红鲤、黑龙江野鲤和德国镜鲤 )进行RAPD分析 ,构建了这 5种鱼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