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辩证法思想发展历程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思奇作为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人,将唯物辩证法思想与时俱进地传播到了中国的大地上,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理论界对艾思奇的哲学思想研究多从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及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从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其著作的深入挖掘和解读,从而对艾思奇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发展历程进行探索性研究。艾思奇一生的哲学活动,可分为上海时期、延安时期和北京时期。受工作环境、时代背景以及革命形势的影响,艾思奇在这三个时期留下的著作所表现出的哲学思考,代表着他唯物辩证法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形成、发展和总结阶段。伴随着社会背景和革命形势的变化和更替,艾思奇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从最初形成走向逐步成熟。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和传播工作,也从简单的大众化,发展到深入的中国化,成功地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本文通过对其《大众哲学》、《新哲学论集》、《思想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等著作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提炼总结。对艾思奇辩证法思想在每个阶段不同背景下的表现进行了较详尽的归纳整理,并对艾思奇辩证法思想发展历程做了变化总述和影响分析。
其他文献
世纪之交,全球经济出现了向知识经济转化的趋势,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市场的支持。创业板市场在我国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但创业板市场作为一
中小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中小民营企业现有的融资渠道狭窄,在融资方面遇到很多困难。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程度的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民
公共精神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德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元素。一直以来,“公共精神”的涵义并不明晰。一方面,它
21世纪将在许多方面见证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但其中最为突出的恐怕是全球的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古老的名言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获得了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