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到2019年底,A股上市公司数量将近3700家,这反映出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但同时应注意到一些上市公司的质量令人堪忧,2019年A股市场有18家企业因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同时,也有9家上市公司因为审核未通过而被暂停上市资格,2019年是上市公司退市和被暂停上市最多的一年,这一方面体现了对上市公司的审核和监管更加严格,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上市公司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上市公司面临着无节制的开展多元化经营、盈利下降、股价波动、融资困难等诸多困境,上市公司都想从盈利高的行业分一杯羹,例如房地产行业,结果导致公司经营战略出现问题,没有聚焦主业,业务版图过于庞大,公司内部治理的完善跟不上公司规模的扩大,盈利水平下降的同时对资本的需求却加大了,为了能向市场传递企业经营良好的信号,并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上市公司会铤而走险,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本文以康美药业为具体研究案例,并结合舞弊三角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相关理论,运用财务数据和图表对其2016—2018年的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分析其虚假信息披露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对企业自身、外部投资者和会计师事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虚假信息披露的动机和原因。动机主要包括大股东利益输送、优化运营指标、操纵股价以及掩盖中药板块业绩下滑的困境;原因则主要从外部职能机制的缺陷给康美造假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性的角度展开,这也符合舞弊三角理论的“机会”因素。最后,针对职能机制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如可以从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加大对上市公司的违规处罚成本以及加强对审计机构和保荐机构的管控这几个方面来提高康美药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都十分重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畅通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沟通渠道,保护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