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强现实的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dov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可以连接人脑、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实现人机交互,进而达到人机融合,而不依赖于传统的外周神经和肌肉。其中,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脑机接口技术是脑机接口领域最常用的技术,在外部设备控制、康复治疗和高危行业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基于SSVEP的脑机接口系统大多以多个固定的闪烁块为刺激目标,或者改进刺激范式,采用棋盘格、牛顿环、加入相位信息等,但受试者长时间注视这些刺激,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和疼痛,甚至发生癫痫,且无法与现实环境进行实时交互。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允许用户在同一视图中注视视觉刺激并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因此,本研究将增强现实和脑机接口技术融合,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积极性。本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提出了一种将SSVEP和AR相结合的动态视觉诱发电位(dynamic 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DSVEP)方法,设计基于该方法实验范式,利用模式识别算法分析用户意图,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识别并跟踪物体,开发实时AR-BCI系统,实现利用人脑电信号控制一人形机器人。研究结果提供了对脑机接口的更深入的理解,为实现人机融合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主要完成的内容包括:(1)DSVEP范式脑电信号的分类研究根据在实际环境下,视野中物体出现的移动方向、大小、速度等情况设计研究DSVEP实验范式,对视觉刺激块的移动方向、大小、速度和缩放情况进行脑电信号的采集,分析对脑电特征的影响,并利用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和滤波器组相关分析方法(Filter Bank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FBCCA))三种算法对EEG信号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并用FBCCA算法分析不同时间窗口下静态刺激和动态刺激下的分类准确率。结果表明,视觉刺激的大小和移动方向对EEG信号特征影响较弱,而缩放的快慢和移动速度与信号特征成反比,尤其是对于基频能量影响较为明显;动态刺激分类准确率优于静态刺激。(2)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检测研究针对当前在目标识别领域的两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研究,基于课题组的数据集,使用YOLOv3和Faster R_CNN两种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对比两种模型的损失曲线和识别速度等,之后选择较好的模型进行实时AR-BCI系统的开发。(3)基于AR的实时脑机接口系统研究开发搭建基于增强实现的在线脑机接口系统,设计开发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整个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实现方法,包括BCI系统中视觉界面的设计、通信接口的实现和机器人的介绍和控制。此外本研究中还利用机器视觉进行物体的识别和跟踪,进而将特定频率的视觉刺激对各个物体进行标注。系统中的多线程设计保证了在线脑机接口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最后通过在线实验结果验证所设计的AR-BCI系统具有用稳定性和可靠性,物体检测和目标跟踪算法的鲁棒性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AR-BCI系统是高效且稳定的,把增强现实和SSVEP相结合有望提供一种高性能的脑机交互方式,为开发可穿戴AR-BCI系统提供了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利用工业固废,采用烧结法制备的微晶玻璃常出现表面凹凸不平、内部气孔增多或结晶度偏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分析常用于制备微晶玻
本毕业论文的核心成果是在Hilbert空间中研究了渐近非扩张映射不动点与均衡问题解的公共元的求法.运用Halpern类迭代算法构造一类新的转型迭代序列,并且在相对较弱条件下证明
配位聚合物是当今各领域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在气体的吸附、分离、存储、多相催化、荧光发光、磁性材料、电催化、非线性光学性等多方面具有无限的潜在应用前景。本论文选取
癌症,即恶性肿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疾病之一。肿瘤标志物是恶性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分子,其存在水平可反应恶性肿瘤发生的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肿瘤的细胞功能、细胞分化和组织发生情况。癌胚抗原(CEA)是一些癌症的重要肿瘤生物标志物,作为临床诊断的广谱肿瘤标志物已被广泛研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光热效应是指光辐照于材料时将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的现象。
指纹因其具有唯一性、普遍性、稳定性以及易采集性,使得指纹特征在众多的生物特征识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刑侦、身份识别等领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对指纹识别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发展至今已有将近三十年的历史,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特别是针对高质量的指纹图像,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但是,在实际的指纹采集过程中往往因为手指表面存在缺陷,手指或指纹采集传感器表面存在污渍等原因,会使得采集得到的指纹库
混合动力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安全性好等优势,从而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在实际生活环境中,不可避免受到各种噪声干扰,而语音增强技术旨在从带噪语音中去除噪声,提高语音质量和清晰度,可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系统、助听器和语音识别等领域。近年来,鉴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具有模拟带噪语音特征和学习目标之间非线性关系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信噪比极差或非平稳噪声背景的语音增强中。故本文采用DNN模型估计时频掩模,达到降低运算复杂度、进一步提高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碳材料,碳原子之间以sp2杂化的方式连接组成,具有六角蜂巢晶格的形状。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热导性、电导性以及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尤其在电化学催化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石墨烯本身并无催化性能,需要对石墨烯进行改性调控,引入催化活性位点来达到提高催化性能的目的。本论文以石墨烯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催化性能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对石墨烯进行N,S等掺
本文制备出Mg-4Zn-x Ni(x=0.5,1,2,4 wt.%)合金,并对其进行挤压变形。研究Ni含量对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研究挤压工艺对Mg-4Zn-2Ni合金和Ni含量对挤压态Mg-4Zn-x Ni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铸态Mg-4Zn-x Ni(x=0.5,1,2,4 wt.%)合金中的第二相为Mg_2Ni相和τ(Mg 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