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文public signs(仅借用其文字形式)一词对应的汉语语汇有:公示语,标识语,标示语,标记语,揭示语,警示语等等。本文取其中的“公示语”作为本文研究时的指称。公示语是指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问题,或用文字或图示或者图片与文字共同使用,起到标志,警示或指示,起到为公众提供信息的作用。 公示语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搜索和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受教育程度越高,文化水平越高,对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形象关心程度就越高。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公示语这个展现中国国际形象的窗口也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我们也逐渐发现,各种英语应用错误与不规范现象随处可见,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 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加快和2008年北京主办奥运会的到来,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国家与地方语言文字应用的焦点:各地围绕公示语汉英翻译研讨会逐渐增多;在我国部分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均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对公示语汉英翻译进行指导。 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外文明的融会交流,笔者认为应当从被我们成为“城市名片”的公示语语言特点着手分析,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公示语的翻译成因进行梳理和分析,用实用翻译理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从而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化形象。